竹马子 竹马子又名《竹马儿》。见宋柳永《乐章集》,入仙吕调(夷则羽)。《词律》卷一八、《词谱》卷三一录此调。《词谱》以此调始于柳永“登孤垒荒凉”一首,因以其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二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又列宋叶梦得“与君记”一首为别体,唯句读与柳词稍异。 ☚ 竹马儿 竹枝子 ☛ 竹马子zǒu mǎ·zi一种民间艺术表演所用的道具。用竹条、竹篾和纸,做纸扎,绑扎成像马或像驴的模型,一般约六至十个,由女子钻进模型内,吊绑在身上,随锣鼓家伙的鼓调、节拍而跑动玩耍,叫跑~。在关中农村,每到过年时,村村社社都要搞这种民间艺术表演,种类也较多。如晚上活动的有:跑~旱船,跳祭子舞龙灯等;白天玩耍的有:高跷芯子,母鸭子踒(wéi)蛋,锣鼓家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