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dīkgō撑船的长竹竿(方言泛指竹竿):用~撑船yîng dīkgōtnē zún(用竹竿撑船) ❍ 衫披咧~的snā pī lēh dīkgō e(衣服晾在竹竿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刘应登曰:“謂就連竹根用為篙,以代鐵足。”唐·韩愈《潭州泊船呈诸公》诗:“暗浪舂樓堞,驚風破竹篙。”唐·白居易《开龙门八节石滩》诗:“竹篙桂檝飛如箭,百筏千艘魚貫來。” 竹篙二1998①名泛指竹竿。⑴西南官话。广西桂林〖 〗、柳州。《歌圩山歌选・柳州地区野歌圩》:「灯笼挂在~上,望妹高灯远照哥。」⑵官话。福建南平〖 〗。⑶湘语。湖南长沙〖 〗。⑷赣语。江西南昌〖 〗、宜春〖 〗、新余〖 〗、蒲圻。⑸客话。江西瑞金〖 〗、赣州蟠龙〖 〗、上犹社溪〖 〗。广东惠州〖 〗。⑹粤语。广东广州〖 〗、从化〖 〗、佛山〖 〗、增城〖 〗、阳江〖 〗。香港新界锦田〖 〗。◇ 木鱼书《石出香莲记》:「江生不想回家去,生死京城过日辰…亲娘远隔当闲文,一枝~打不到。」⑺闽语。福建建阳〖 〗、沙县〖 〗、永安〖 〗、仙游〖 〗、厦门〖 〗。广东潮阳〖 〗、汕头〖 〗、海康〖 〗、中山隆都〖 〗。海南琼山〖 〗。台湾〖 〗。②名特指晾衣服或撑船用的竹篙子。⑴湘语。湖南安化。《湖南安化歌谣》:「日头落土又落坡,我姐手攀~望情哥。」萧琦、孙建忠《萧萧》:「花狗提着褡裢,取出已干枯的金银花项圈,挂在萧萧晾衣服的~上。」⑵客话。江西赣州。《情歌三百首・天晴落雨有人收》:「好比~晾席子,天晴落雨有人收。」福建永定下洋〖 〗。⑶闽语。广东汕头〖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尝发所在~,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也作「竹高」:粤语。广东。木鱼书《三合明珠方伦》:「快把~抛落水,救佢上岸得心安。」广西。1929年6月第65期《民俗》:「绿朴子见青青,~撞落姊批皮,共姊批皮共姊吃,共姊同床不舍离。」③名长桨,划船用具。粤语。香港新界锦田〖 〗。   竹篙〈隐〉江西南部地区航船业指筷子。因筷旧称“箸”,谐音“住”,船家忌“住”,改称。 船具 船具桨(船桨;木~;画~) 棹(棹櫂;玉~;桂棹) 桡 挐 枻 榜 楫(舟楫;棹楫;桡楫) 橹(大~;双~) 划楸 桂木制的划船工具:桂棹桂楫 划船的短浆:短楫 有画饰的船桨:画桡 撑船的竿子:篙(篙子;竹~) 摇船用具:榜 大的划船工具:吴榜 大棹 划船工具精美名贵:桂楫兰桡 ☚ 船帆 文具 ☛ 00003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