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竹叶柳蒡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竹叶柳蒡汤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方。西河柳五钱,荆芥穗、蝉蜕、薄荷、甘草、知母 (蜜炙) 各一钱,炒牛蒡子、葛根各一钱五分,玄参二钱,麦门冬三钱,竹叶三十片。甚者加石膏五钱,冬米 (即晚粳米) 一撮。水煎服。功能透疹解毒,清泄肺胃。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烦闷躁乱,及咽喉肿痛者。方中西河柳善于透发痧疹; 葛根、荆芥、蝉蜕、薄荷辛凉解肌透疹;竹叶、知母、玄参、麦门冬清热生津; 牛蒡子利咽; 甘草解毒。合用成为透疹清热之剂。

竹叶柳蒡汤 《医学广笔记》卷三

【组方药物】 西河柳15克 荆芥穗 蝉蜕 薄荷 甘草 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 葛根各4.5克 玄参6克 麦门冬9克 竹叶30片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水煎服。
【主要功效】 透疹解毒,清宣肺胃。
【适应病证】 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方义分析】 此为发表透疹常用方。方中西河柳、牛蒡子、竹叶辛凉宣透,清热开泄,解肌发表为主药;蝉蜕、薄荷、葛根、荆芥,辛透泄热,解表祛风为辅药;知母、玄参、麦冬清热解毒,滋阴凉营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同用,能解肌透疹,故治痧疹透发不出者可以有效。
【编者按语】 原书无方名,此据《增辑汤头歌诀》补。

竹叶柳蒡汤zhúyèliǔbàngtāng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方。西河柳五钱, 麦冬三钱, 玄参二钱, 牛蒡子、葛根各一钱五分, 蝉蜕、荆芥、甘草、薄荷叶、知母各一钱, 竹叶三十片。水煎服。功能透疹解毒, 清泄肺胃。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烦闷、躁乱及咽喉肿痛者。本方原书无方名。

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汤

本方出自《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三。方由蝉退一钱,鼠粘子(炒,研)一钱五分,荆芥穗一钱,玄参二钱,甘草一钱,麦门冬(去心)三钱,干葛一钱五分,薄荷叶一钱,知母(蜜炙)一钱,西河柳五钱,竹叶三十片组成。甚者加石膏五钱,冬米(即粳米)一撮,水煎服。功能透疹解毒,清胃宣肺。主治外感疫毒,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数者。本方所治证属疫毒内炽,痧疹透发不出,治宜清胃宣肺,透疹解毒。方用西河柳、牛蒡子、竹叶为君,辛凉宣透,清热开泄,解肌发表; 蝉退、薄荷叶、葛根、荆芥穗为臣,辛透泄热,解表祛风,配合君药以疏风清热,解肌发表,透疹解毒; 知母、玄参、麦冬为佐,清热解毒,滋阴凉营; 使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配合成方,可以解肌透疹,故以治痧疹不透者。现临床上亦用于麻疹、肺炎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若疹点已透,身热已退及阳虚气弱者不宜用。
化毒汤(《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四) 紫草茸、升麻、甘草、蝉退、地骨皮、黄芩(酒炒)、木通各等分。水煎服。功能清热透邪,凉血化毒。主治痘已出而热毒未解者。
升麻解毒汤(《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 升麻、干葛、前胡、荆芥穗、人参、柴胡、牛蒡子、桔梗、防风、羌活、赤芍药、淡竹叶、连翘、甘草。水煎服。功能疏风托毒,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恶寒发热,疹点未透者。
葛根解肌汤(《麻科活人书》卷二) 葛根、前胡、荆芥穗、牛蒡子、连翘(去子)、蝉蜕各八分,木通七分,赤芍、甘草、桑白皮(蜜蒸)、贝母(去心,姜汁蒸)、灯芯引。水煎服。功能辛凉宣泄,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或乍冷热,麻疹发而不透者。

☚ 升麻葛根汤   消毒散 ☛
000037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