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
南朝梁太清元年(547),东魏大将侯景惧祸降梁。 武帝不顾群臣反对,纳景,封河南王、大将军。次年,梁与东魏议和,景力阻不成,乃以诛梁中领军朱异等为名,举兵反于寿阳(今安徽寿县)。 景军连下谯州(今安徽滁县)、历阳(今和县),渡江至采石(今马鞍山南),直趋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临贺王萧正德叛应侯景,景占石头城,作长围围台城,立正德为帝,纵兵大掠。三年,台城被围一百三十余天后失陷,武帝死。景废萧正德,立简文帝,分兵攻东南各郡,所过残破,尽有三吴之地。大宝二年(551),景废杀简文帝,立萧栋为帝。旋废栋自立,国号汉。 三年,王僧辩、陈霸先率梁军攻克建康,官兵烧杀甚于景军,京师几成废墟。景东逃至沪渎(今吴淞江)下海,为部下所杀。 战乱历时五年始告结束,梁之腹心地区元气大丧,江南百姓受灾深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