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端正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端正好

端正好

词牌名。双调五十四字, 上下阕各四仄韵。又曲牌名。一入北曲正宫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异。一入北曲仙吕宫只曲,字句格律与正宫同,但第四句后可酌增三字句。参见“常用曲谱”类。

☚ 浪淘沙   河传 ☛
端正好

端正好

马昂夫 散套



前篇五句:3,3,7。7,5。幺篇四句:7,7。7,5。前篇首二句多作对语。首二句有叠用者,如吴昌龄《东坡梦》:“晚风轻,霜华重,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亦有只叠首句者,如无名氏《飞刀对箭》。皆甚少见。幺篇第三句末三字字声可同前篇。本曲为套数首牌。幺篇换头,甚少用,仅见剧套、散套各二例。词牌略异。入〔仙吕〕作楔子,用法不同。
☚ 正宫   滚绣球 ☛

端正好

端正好

关汉卿 《金线池》



全曲五句:3,3,7。7,5。增句在第四句下,每句三字,必为双数,偶句叶韵,多作对偶。增句一般为六句和八句,增四句者极少,增十句者有孔文卿《东窗事犯》、无名氏《桃花女》,增十二句者有无名氏《罗李郎》。本曲单用时可增句;连用幺篇者只能在幺篇增句,而且幺篇必须增句。幺篇不增句者,仅见李文蔚《燕青博鱼》一例。词式与〔正宫〕全同。所不同的是:〔正宫〕用作套数首牌,〔仙吕〕只作楔子用;〔正宫〕用幺篇者极少,〔仙吕〕则常用幺篇;〔正宫〕不能增句,〔仙吕〕则多用增句,不增句者反而甚少见。《渑池会》、《千里独行》楔子题〔正宫〕,皆误;两曲均增句。
☚ 仙吕宫   赏花时 ☛
端正好

端正好

又名《于中好》。见宋杜安世《寿域词》。《词律》卷七列此词(槛菊愁烟沾秋露),系于《于中好》下。《词谱》卷十列为正体,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前后结均作六字折腰句法。又列别体一种。

☚ 箜篌曲   慢卷紬 ☛
端正好

端正好

词牌名。又名于中好。双调。始见于宋杜安世《寿域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8句54字。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第四句第三字处均略作停顿。常用的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韵),平仄(逗) 平仄(韵),平平仄平仄(韵)。仄仄(逗)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平仄(韵),平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逗)平平仄(韵)。

☚ 浪淘沙   忆王孙 ☛
端正好

端正好

词牌名。又名《於中好》。双调。始见于宋·杜安世《寿域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八句五十四字。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第四句第三字处均略作停顿。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平)(平)仄(逗)(平)(仄)平仄 (韵),(仄)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逗) 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平平仄 (韵),平平仄 (逗) 平平平仄 (韵),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仄仄平 (逗) 平平仄 (韵)。

☚ 浪淘沙   忆王孙 ☛

端正好

端正好

曲牌名。南北曲均属正宫。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南曲之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七、三、四、七、三、三、七、三、四、七、三、三 (十二句)。北曲之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三、三、七、七、五 (五句),和词牌 〔端正好〕不同。一般用作正宫套曲的第一曲。如昆剧《长生殿·哭像》中唐明皇上场时所唱“是寡人昧了他誓盟深”一曲。又,北曲仙吕宫亦有 〔端正好〕,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三、三、七、七、三、三、三、三、五(九句)。用作小令,或用作杂剧的“楔子”,如元杂剧《金线池》的楔子。

☚ 四门子   点绛唇 ☛

《端正好》duan zheng hao

Just Fine (sanqu)→刘时中 (Liu Shizho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