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
〈源出〉《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词性〉形容词。〈结构〉并列式。〈色彩〉褒义。〈说明〉多用于上级,有学问的人没有架子。〈分释〉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和蔼可亲。〈释义〉用来形容态度温和,使人容易接近。 〈用法〉 ❶ 作谓语。 ❷ 作定语。 ❸ 作状语。 ❹ 作补语。 〈例句〉 ❶ 一个教师必须品质高贵,平易近人。 ❷ 周总理平易近人的作风,使人敬佩。 ❸ 工会主席平易近人地谈著话,表现出对工人生活的无比关心。 ❹ 今天在大会上,校长显得特别平易近人。〈同义〉平易近民、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反义〉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盛气凌人、拒人千里、咄咄逼人、敬而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