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玉石雕刻。公元1976年河南省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鴞呈立狀,高七·七厘米。玉料呈深褐色,局部有黑斑。昂首站立。面呈三角形,喙鈎下彎至胸,雙翅併攏,背有凸脊,兩耳相連,且有一圓穿。雙腿與下垂之尾端呈三足鼎立狀,置放平穩。按,殷商崇拜鳥圖騰,其中尤以鴞鳥爲多,造形不重大自然中鶚鳥的真實臨模,因而它不單純具有鳥類特徵,而且兼有獸類形體,更有許多想像中的擬神手法,以神難以捉摩,即又賦於似人而非人的形象。於是殷商將鳥獸人神融匯爲一,創造出的鴞鳥代表了鮮明的殷商民族意識。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中已見玉鴞,無立者,立者以此爲最早。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