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立部伎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立部伎乐 立部伎乐唐代宫廷音乐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唐玄宗时,重分乐部,计有“雅乐部”、“清乐部”、“鼓吹部”、“胡部”等。其中“雅乐部”,又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立部伎者,凡遇朝会、宴享、郊祀等,乐工多站于堂下奏乐,故有此名。其所用乐器,与坐部伎大致相同。所奏乐曲,则以舞乐为主,有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 等八部,规模十分壮观。《安乐》 又称《安舞》,用舞者八十人,列阵而舞。源自北周讨平北齐所作之庆功舞。《太平乐》又名 《五方狮子舞》,用舞者百四十人,依五方之色,作狮子之戏。二舞皆为周、隋旧乐舞。《破阵乐》为玄宗时所作,源于唐太宗之《秦王破阵乐》,曾作为“雅乐” 中之武舞。《庆善乐》所用的西凉乐曲调,曾作为“雅乐” 中之文舞。二舞所用,皆为六十四人。《大定乐》为高宗征高丽时所作,又称《八紘同轨乐》,舞者百四十人,并加以金钲,以助声威。《上元乐》亦为唐高宗作,用舞者百八十人,又分为 “上元”、“二仪”、“三才”、“四时”等十四曲,曾入于“雅乐”。《圣寿乐》为武则天所作,用舞者百四十人,摆成“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岁,宝作弥昌”十六字,每字一变队形,共十六变。《光圣乐》则为唐玄宗所作,用舞者八十人,饰以鸟冠,五彩画衣,以歌王业之所兴。立部伎一般均接在坐部伎演奏之后,然而,演奏八部乐时,乐工擂起大鼓,“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气势宏伟,构成宫廷乐舞之最高潮。 ☚ 坐部伎乐 大乐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