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立交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立交桥lìjiāoqiáo

立体交叉桥。架在路口,使行驶方向不同的车辆同时通行。

立交桥lìjiāoqiáo

〈名〉立体交叉桥。架设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来往车辆行人可以分层、分道交叉通行,从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 11月20日,位于双桥至怀柔复线上,横跨京津公路的双怀复线铁路、公路立交桥竣工通车,改变了通县西站交叉路口堵塞的状况。(北京日报.1982.11.24)
 ◇ 站在泰安段三层全封闭互通式立交桥上,两条笔直的高速公路在脚下交叉延伸:京福线、泰肥路。(人民日报.2000.12.27)

立交桥lìjiāoqiáo

与地面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行车桥梁。从维熙《伴听》:“车子过了西直门~,没用我提醒老人快要到目的地,他已然伸直了脖子,注意开了车窗外的一切。”|邓一光《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车子从连绵不断的~上飞驰而过的时候,推子觉得自己好像是飞起来了似的。”

立交桥lìjiāoqiáo

立体交叉桥。是一种多向多层的交通桥。例如:“基建工程兵某部快速优质开通建国门立交桥东西大道。”(《北京日报》1977. 12. 11)“立交桥西边有几个个体书摊,有时他骑上自行车去看看。”(《百花洲》1989.1.86页)
也比喻能起到相互沟通、了解作用的事物。例如:“今后,为使编者与读者之间更加互相贴近,互相沟通,经济版将辟出一席之地,设立‘立交桥’栏目,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反馈信息,欢迎来信来稿,让我们在‘立交桥’头相会吧!”(《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4.8)

立交桥

立交桥lìjiāoqiáo

立体交叉桥的简称。为保证交通畅通而建造的新型桥梁。有主桥、引桥,快慢分层、上下分行,形成多层立体交叉的桥梁,使不同去向的车辆互不相扰,同时通行。
 ❍ 苏北最大的~主体工程竣工。

相关链接


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交叉公路。1930年,芝加哥建起一座立体交叉桥。
我国浙江省绍兴市内的八字桥是宋代石桥,被誉为古代的立交桥,桥面布置很有特色,桥东端紧沿河道由南北两个方向落坡,桥西端又从西南两个方向落坡,西端南面的坡道下还建有一小孔,跨越小河。这样的结构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交通问题,是研究我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 力主   立体电视 ☛
立交桥

045 立交桥

我国第一座快慢车分行的立体交叉公路桥——北京建国门立交桥,1979年10月建成。立交桥分为三层,高4.5米,由4条转弯车道和三桥六洞组成。南北道长665米,东西车道长1000米,桥面宽28米,桥面积3690m2,共占地6.9公顷。我国第一座三层转盘立体交叉工程是北京西直门立交桥,1980年12月22日建成。南北长450米,东西长540米,占地4.5公顷。整个工程由4座匝道桥、两座慢车桥、12座环行桥、一座支线桥组成。立交桥分三层,下层为南北直行快车道,中层为椭圆形转盘慢车道,上层为快车转盘。立交桥地下是双层地铁交叉车站。地上地下共五层,总高32米。每小时机动车最大通行量为6000辆,非机动车最大通行量为20000辆; 桥可承载30吨载重汽车或100吨载重平板车。我国第一座四层多功能立体交叉桥——广州区庄立交桥,1983年12月3日建成。桥高13.5米,占地3.2公顷。底层低于地面,是东西直行机动车道,第二层与原有路面持平,为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第三层是机动车左右转弯车道,第四层是南北直行机动车道。每小时最多可通过6000辆机动车和3万辆非机动车。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立体交叉桥是北京东郊三元里立交桥,1984年9月建成。该桥是三座立交桥和五座栈桥组成,地上有人行梯道9座,地下有人行通道8条,占地35公顷。立交桥样式新颖、结构美观、气势雄伟,是城市交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澎湖跨海大桥   水路运输 ☛
立交桥

立交桥overpass;over crossing


❶“立体交叉”的俗称。
❷立体交叉中的跨线桥或匝道桥。按用途可分为公路立交桥、城市立交桥、铁路立交桥、公路铁路立交桥、人行立交桥等。常为双层或多层体系,或为弯、坡、斜和异形桥,常选中、小跨径和建筑高度小的结构,平面线形应利于行车顺畅舒适,结构造型应与周围景物协调,美化环境,减少征地拆迁。立交桥在立体交叉工程中所占费用比重大、工期长,其方案应进行优化比选。

☚ 人行桥   农桥 ☛

立交桥

flyover

立交桥

cloverleaf;crossways;intersection;overpass(美);flyover(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