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楼代称七夕妇女乞巧的彩楼。南朝梁庾肩吾《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莫言相送浦,不及穿针楼” ○ 穿针夜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秋 > 穿針樓 穿針樓 chuānzhēnlóu 亦稱“乞巧樓”、“綵樓”。七夕時所搭製之綵樓。供乞巧穿針之用,故名。漢代宫女中秋節登開襟樓,穿七孔針,南齊武帝曾造層城觀,以供宫女登之穿針。南朝梁·庾肩吾《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詩:“莫言相送浦,不及穿針樓。”《格致鏡原》卷十九引《天寳遺事》:“唐天寳宫中七夕,以錦綵結成樓殿,高百丈,可容數十人,陳花果酒炙,設座具,以祀牛、女二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七夕》:“七月七夕……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穿針樓》:“《與地志》:‘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針,謂之穿針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