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穷兵黩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穷兵黩武;偃武修文

 徐世昌以清翰林出身担任总统,利用群情厌战、痛恨军阀心理,处处标榜“偃武修文”的“文治总统”形象,以示与赳赳武夫、穷兵黩武的军阀主政不同。(《二十世纪中国实录·第一卷·一九一八年》)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武:好战,滥用武力。动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语出《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计万。”常作谓语、定语。
尽管他们中间有赞成或反对统一之分,但他们都不愿意走这条穷兵黩武、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道路。(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第二章)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
偃武修文 偃:停止。停止武备,兴办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常作谓语、定语。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我近来觉得有趣的倒要算看见那在德国手格盗匪若干人,在北京率领三河县老妈子一大队的武士刘百昭校长居然做骈文,大有偃武修文之意了。(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 上一篇:清官廉吏;贪官污吏
  • 下一篇:穷乡僻壤;通都大邑

穷兵黩武qiónɡbīnɡ-dúwǔ

穷: 尽。黩: 轻率。用尽全部兵力,滥用武力。语出《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司马炎灭掉魏、蜀,建立晋朝以后,东吴便日渐式微,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之中。264年,乌程侯孙皓登上吴王的宝座后,吴国的国力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孙皓昏暴淫乱,为了保住自己的安乐窝,仅有230万人口的子民,却要供养30多万兵士,弄得财源枯竭,民间怨声载道。272年,镇南大将军陆抗上书孙皓:“国家连年打仗,师老兵疲,国库空虚,百姓十分穷困。如果再不致力于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充分发挥文武百官的聪明才智,治理整顿,而是听任将领们好大喜功,滥用军队,随意发动战争,动辄耗资数以万计,军队疲惫不堪,士气委顿。那么,敌人的力量还未见消耗,我们的力量却已消耗殆尽了。”
孙皓根本没有把陆抗的劝告放在心上。到279年,晋军大举进攻吴国,吴军不战自溃。280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现在此语的使用更侧重“黩武”义,指某国或某人好战,任意发动战争。

穷兵黩武

指用尽所有兵力,肆意发动战争。《三国志·吴书·陆抗传》:“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蓄谷……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彫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宋朱熹《近思录》五:“淫酷残忍,本于刑罚; 穷兵黩武,本于征讨。”

穷兵黩武

(反)偃武修文

黩武穷兵[穷兵黩武];休养生息

○黩武穷兵dú wǔ qióng bīng

指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一次证明了,~的国家终将失败| 军阀混战时期,各派系之间~,老百姓苦不堪言。也说〖穷兵黩武〗。

●休养生息xiū yǎng shēng xī

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多少宝贵的生命,才换得一个~的时间 | 内乱方平,宜~,难再举事|汉初采取了~的政策。

穷兵黩武

穷兵黩武

动用所有兵力,肆意发动战争。穷:竭尽,用尽。黩(dú):滥用。武:武装力量。

☚ 倾巢出动   穷追猛打 ☛
发动战争

发动战争

为发动战争做准备:屯粮积草
准备发动战争:磨刀霍霍
挑起战争:开衅
 轻率地动用武力,挑起战争:轻动干戈
动用武力,发动战争:举兵 称兵 称戈
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或滥用武力:穷兵黩武 穷兵极武 黩武穷兵 极武穷兵 佳兵黩武
热衷于发动战争:好兵 乐兵

☚ 战争   发生战争 ☛
穷兵黩武

300.穷兵黩武(p2332.1)

异体“穷兵极武”书证引作:《三国志·蜀·后主传》“五年春”注引《诸葛亮集》。
按:书证时代略迟,前已有此成语。汉·荀悦《汉纪·武帝纪》: “(孝武皇帝)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 穷酸   穷猿奔林 ☛

穷兵黩武

成语。用尽全部兵力,肆意发动非正义战争。形容极端好战。也作“穷兵极武”。穷兵:好战,滥用武力。黩武:随便,轻率。《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彫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唐·李白《登高丘而望北诲》诗:“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穷兵黩武

用尽全部兵力,肆意发动非正义战争。形容极端好战。也作“穷兵极武”。穷兵:用尽兵力。黩武:滥用武力。唐代李白《登高丘而望北诲》诗:“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adopt (/carry out/practise/pursue) a war policy; exhaust all resources to build up military power; bellicose; militaristic and aggressive; resort to brutal force; use all one’s armed might to wage wars of aggression; wantonly engage in military aggresion (/ventures)
❍ 该帝国被推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推行了~的政策。The root cause for this empire to have the overthrow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pursued a war policy.

穷兵黩武qiong bing du wu

wantonly engage in military ventures

穷兵黩武

waging sanguinary war

穷兵黩武

❶use all one’s armed force to launch wars of aggression; exhaust all resources to build up one’s military power;wantonly engage in military ventures
❷militarism
彻底放弃~的侵略扩张政策 completely abandon one’s militaristic policy of aggression and expansion/~的政策militaristic policy

穷兵黩武qiónɡ bīnɡ dú wǔ

穷:尽;黩:轻举妄动;黩武:滥用兵力,好战。用尽全部兵力,轻率发动战争。use all one’s armed might to indulge in wars of aggression, resort to brutal force, engage in unjust military ventures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解义】黩武:滥用兵力,任意攻伐他国。无度地使用兵力,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用法】谴责好战者的用语。
【例句】历史上~者都会遭到后人的唾骂。
【近义】大动干戈
【反义】偃武修文

穷兵黩武

《辞源》源云:《三国志·吴志·陆抗传》上疏:“今不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彫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唐·李白《李太白诗·四·〈登高丘而望远海〉》:“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又作“穷兵极武”。《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注》引《诸葛亮集》:“今旍麾首路,其所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其有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他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也作“黩武穷兵”。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陛下怀悔过之深诚,降非常之大号,知黩武穷兵之长乱,知急征重敛之剿财。”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用尽兵力,好战不止。“穷”,竭尽;“黩”,贪。《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穷兵黩武

陆抗是东吴后期的名将。他20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率领他父亲陆逊留下来的5000部众。公元264年,他被东吴国君孙皓任命为镇军大将军。
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东吴守将步阐投降了晋朝。孙皓便派陆抗带兵前去征讨。陆抗用兵有方,很快攻下西陵,杀了步阐。
孙皓获悉,对陆抗大加称赞。并自以为东吴国势强盛,试图和晋朝一争天下。
当时,晋朝的兵力十分雄厚,蜀国已为其所灭,正欲虎视眈眈地吞灭吴国。晋武帝派大将羊祜屯兵江陵,暗中作灭吴的准备。羊祜知道陆抗善于用兵,知道打败东吴非一日之功,因此表面上采取睦邻政策,以收买东吴民心。陆抗以牙还牙,表面上和晋兵和平相处,暗中却防备极严。
但吴主孙皓却不自量力,非但不称赞陆抗,还时常责备他。更有甚者,孙皓还经常派军队去侵犯西晋边境,弄得百姓疲惫,国力日衰。
陆抗见到这种情景,十分担忧,上疏说:“现在朝廷不重视农业生产,富国强兵,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而是听信某些人的意见,穷兵黩武,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们疲劳不堪。这样自伤元气,万一晋兵大举入侵,由于我们自伤元气,会面临没顶之灾!”
但是,孙皓听不进陆抗的忠言,一意孤行。陆抗死后,晋武帝知道东吴已没有优秀将领领兵,便立即下令讨伐东吴。结果东吴因前些年穷兵黩武,国力大损,兵民厌战,无力抵抗,终被西晋所灭。
后来,“穷兵黩武”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穷:极;尽。黩:滥用。用尽兵力,恣意发动战争。《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
【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统治者喜好~,给百姓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近〕穷兵极武
〔注〕“黩”读dú。

穷兵黩武qiónɡ bīnɡ dú wǔ

【释义】指用尽所有兵力,肆意发动战争。
穷兵:?? ??? ? ??.
黩武:??? ??? ??.
??? ????.
??? ???.
【例句】1.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走上了一条穷兵黩武的道路。
???? ??? ?? ? ?????? ??? ??? ???.
2.自古以来,穷兵黩武的国家最后必然自食恶果。
???? ??? ???? ??? ?? ???? ???.
?自食恶果????
【近义词】大动干戈 穷兵极武
【反义词】偃武修文 马放南山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穷:用尽。黩:滥用。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十分好战。孙中山《建国方略·心理建设》:“至八十年后,~之帝,为外敌所败,身为降虏,而共和之局乃定。”
〔出处〕三国魏·曹丕《诏王朗等三公》:“穷兵黩武,古有成戒。”
〔变式〕黩武穷兵
〔近义〕穷兵极武
〔反义〕偃武修文 卖剑买牛 放牛归马
〔辨析〕黩,不能读shú,也不能写作“赎”。
〔连用〕祸国殃民 生灵涂炭

好战穷兵黩武;穷兵极武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穷:竭尽。黩dú:随便,滥施。武:武装力量。使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
出处 《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举例 历史的经验证明,~的国家终究会自取灭亡。
反义 马放南山

穷兵黩武;偃武修文qiónɡ bīnɡ dú wǔ;yǎn wǔ xiū wén

徐世昌以清翰林出身担任总统,利用群情厌战、痛恨军阀心理,处处标榜“偃武修文”的“文治总统”形象,以示与赳赳武夫、穷兵黩武的军阀主政不同。(《二十世纪中国实录·第一卷·一九一八年》)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武:好战,滥用武力。动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语出《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计万。”常作谓语、定语。
尽管他们中间有赞成或反对统一之分,但他们都不愿意走这条穷兵黩武、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道路。(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第二章)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
偃武修文 偃:停止。停止武备,兴办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常作谓语、定语。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我近来觉得有趣的倒要算看见那在德国手格盗匪若干人,在北京率领三河县老妈子一大队的武士刘百昭校长居然做骈文,大有偃武修文之意了。(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偃武修文
yan wu xiu wen
【穷兵黩武】 遣调全部兵力,随意发动侵略战争。形容非常好战。源出《三国志·吴志·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哀,而我己大病矣。”
【偃武修文】 停止武备,兴治文教。偃:停止。修:修明,昌明。源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例﹞ 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装饰粉饰;做倒霉的时候是以为他们真有“治国平天下”的大道。(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穷:极,尽。黩:滥用。用尽全部兵力,恣意发动战争。
〔例〕《陈香梅文集》(卷二):“历史的教训是残酷的,~者似乎永远都不觉悟。”

穷兵黩武qiónɡbīnɡ-dúwǔ

穷:尽。黩:滥用。滥用武力,投入所有兵力,好战不止。

穷兵黩武qiónɡ bīnɡ dú wǔ

解释 黩:滥用。形容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
出处 《三国志·吴志·陆抗传》:“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三国末期,吴国国君孙晧(hào)暴虐无道,军队频繁出战,百姓疲惫困顿。大将军陆抗上疏说:“我听说《周易》推崇顺应时势,《左传》赞美把握时机,所以夏桀罪恶众多,商汤出兵征讨,商纣荒淫暴虐,周武王发动军队攻伐。如果没有那样的时机,商汤宁可被囚禁,周武王宁可从孟津撤回征伐的大军。如今不致力于富国强兵,努力耕作积蓄粮食,让文武人才报效施展他们的才能,用道德训导官员,用仁义安抚百姓,然后遵循天命承受运数,席卷天下。而是听任众将领舍身为名,无休止地发兵征战,所耗费的资财动辄数以万计,士卒伤病憔悴,敌寇没有减损,我方却已经非常疲惫了。我们现在确实应该暂时停止攻城略地的小谋划,来蓄养军民的力量,寻找时机再作进一步的打算,使我们自己没有什么悔恨。”
例句
曹操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

穷兵黩武qiónɡ bīnɡ dú wǔ

动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黩武: 滥用武力,指好战。也作“黩武穷兵”、“极武穷兵”、“穷兵极武”。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解义】 黩武:滥用兵力,任意攻伐他国。无度地使用兵力,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用法】 谴责好战者的用语。
【例句】 历史上~者都会遭到后人的唾骂。
【近义】 大动干戈、攻城略地
【反义】 偃武修文、休养生息

穷兵黩武qiónɡ bīnɡ dú wǔ

穷: 用尽。黩: 任意。武: 战争。竭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孙中山《建国方略》:“至八十年后,~之帝,为外敌所败,身为降虏,而共和之局乃定。”
◆ 也作黩武穷兵

穷兵黩武qiong bing du wu

穷:竭尽。黩:随便,滥施。武:武力。使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也作】穷兵极武
【反】偃武修文铸剑为犁

穷兵黩武 师出无名qióng bīng dú wǔ;shī chū wú míng

穷:用尽;黩:滥用;师:指军队;名:名义,理由。形容好战,滥用武力,肆意征讨,而没有正当理由。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况兵乃凶象,所经地方,必有惊忧之虞,劳民伤财,~,皆非盛世所宜有者也。”

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

穷兵:用尽兵力。黩武:滥用武力。动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指好战。
【例】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韩兆琦《汉代文章两司马》)

B321【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用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形容十分好战。穷:竭尽。黩武:好战,滥用武力。黩:随便,不慎重。也作“穷兵极武”。

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

〔并列〕 穷,穷尽。黩,贪。用尽全部兵力进行战争以贪功。原作“穷兵极武”。语本汉·荀悦《汉纪·武帝纪》:“(武帝)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听诸将徇名,~,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
△ 贬义。常用来形容具有侵略野心的帝王或国家元首。
〖反义〗休养生息 偃武修文。
也作“黩武穷兵”、“穷兵极武”。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穷:竭尽。黩:任意,随意。即竭尽所有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战争贩子好战不止。唐·李白《独漉篇》:“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也作“穷兵极武”、“黩武穷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