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穆Mù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平度、昌乐,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土家、锡伯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或作‘缪’,音同;又,‘缪’或有‘纰缪’之音。子姓,宋穆公之后也,其支孙以谥为氏。”
❷又云:“邱穆陵氏改为穆氏。”“邱穆陵”,亦作丘穆陵、丘目陵,代北地区姓氏。当出自鲜卑族。
❸《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穆,炎帝之后。”则此当系出姜姓。
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阿尔特穆尔曰穆义。”则此出自蒙古族。
❺清代满族之穆佳氏、穆尔察氏、乌雅氏等,或改为单姓“穆”。
后魏有穆丑善,代人,拜天部大人;唐代有穆修己,宋代有穆修;明代有穆相,三原人,监察御史。

穆mù

❶淳和,溫和。揚雄《甘泉賦》:“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調琴。”張衡《七辯》:“吾子之誨,穆如清風。”
❷壯美,美好。張衡《南都賦》:“御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陳琳《迷迭賦》:“動容飾而微發,穆斐斐以承顏。”
❸肅靜。見“穆穆”。
❹和睦。通“睦”。見“穆清”。
❺沉默。通“默”。見“穆然”。
❻古宗廟排列的次序。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遞爲昭穆,左爲昭,右爲穆。馮衍《顯志賦》:“悼丘墓之蕪穢兮,恨昭穆之不榮。”
❼謚號。《後漢書》張衡《思玄賦》:“穆負天以悅牛兮,豎亂叔而幽主。”注:“穆,魯大夫叔孫豹也。謚曰穆。”

穆mù

❶美好,壮美。《周颂·清庙》一章:“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毛《传》:“穆,美。”郑《笺》: “於乎美哉,周公之祭清庙也,其礼仪敬且和,又诸侯有光明著见之德者来助祭。”《周颂·维天之命》一章: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疏》:“维此天所为之教命於乎美哉,动行而不已。”
❷和畅,淳和,淳朴敦厚。《大雅·烝民》八章: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郑《笺》:“穆,和也。吉甫作此工歌之诵,其调和人之性,如清风之养万物然。”一说:深远。朱熹《集传》:“穆,深长也。”

☚ 穑   穆穆 ☛

读音m·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莫六切,入,屋韵。
❶温和。
❷壮美。
❸肃静。
❹和睦。
❺姓。
❻古时宗庙所列次序,左昭右穆。

上一条: 下一条:
{}7256诚实。古方言。《方言》第一:「~,信也。…西瓯、毒屋、黄石野之间曰~。」

穆mù

❶〈文〉恭敬;严肃
 △ 静~。
❷姓。

恭敬:静~︱肃~。

穆mù

❶ 严肃,庄重:静穆│肃穆。
❷ 姓。

(2次)
❶恭敬; 恭敬地。~将愉兮上皇《歌·一》
❷虚静。~眇眇之无垠兮《章·悲》

穆mù

❶恭敬。《东皇太一》:“穆将愉兮上皇。”王逸注:“穆,敬也。”
❷深微,幽微。《悲回风》:“穆眇眇之无垠兮”,洪兴祖补注:“贾谊赋云:沕穆无间。沕穆,深微貌。”汪瑗集解:“穆,深微貌。”马茂元《楚辞选》:“穆眇眇,言其遥远而幽微。”

穆mu

穆然 静穆 肃穆 庄穆 穆斯林 穆如清风

穆mù

❶和也。《詩經·大雅·烝民》: “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鄭玄箋: “穆,和也。”
❷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周禮·春官·小宗伯》: “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 “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
❸子姓也。《禮記·祭義》: “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鄭玄注: “穆,子姓也。”

穆mù

〖名词〗
指秦穆公(前?—前621),赢姓,名任好。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4)。《吕相绝秦》:穆为不吊,蔑死我君。——秦穆公不来吊唁慰问,轻视我们死去的国君。《吕相绝秦》: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而想求福于先君献公、穆公。《吕相绝秦》:穆、襄即世,康、灵即位。——秦穆公、襄公去世,康公、灵公即位。


穆mù

〖形容词〗
用同“睦”。和睦(1)。《诸葛亮前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穆。——一定能使军队和睦。

穆mù

❶ 和畅,美好。《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如清风。”(吉甫:尹吉甫,周宣王的大臣。诵:诗。)
❷ 恭敬,肃穆。《尚书·金縢》:“我其为王~卜。”
❸ 和睦。《世说新语·识鉴》:“二贤若~,则国之休。”(休:吉,善。)
❹ 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相承,昭居左,穆居右。《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也。”(虢仲、虢叔:王季之子,王季于周为昭,故其子为穆。)

*mu

C4C2
❶恭敬,严肃:肃~/静~。
❷美好;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行矣(《吕氏春秋》)。
❸温和:~如清风。
❹古代宗庙制度,父居右为昭,子居左为穆:宗庙之礼,所以序昭~也(《礼记》)。
❺姓。

和睦

和睦

和(和平;和比;和调;雍和;太和;缉和;洽和) 睦(柔睦;雍睦;缉睦;悌睦) 辑(辑睦;辑穆) 咸(咸和) 穆(缉穆;谐穆;雝穆;雍穆) 邕(邕睦) 协 和雍顺 缉谐
彼此和睦:相辑
上下和睦:上和下睦
关系和睦:如埙如箎
感情融洽,关系和睦:笙磐同音
政治清明,百姓和睦:政清人和
相处和睦:响合
亲近和睦:友好 密和
亲厚和睦:敦睦 敦穆 敷和
 褒重敦睦:褒睦
亲善和睦:相能
亲爱和睦:亲和 亲睦
友爱和睦:友睦
 慈爱和睦:慈和
 笃爱和睦:惇睦
友好和睦:友洽 友穆
协和和睦:洽穆
团结和睦:辑和
愉悦和睦:怡穆
热闹和睦:闹闹和和
敬重和睦:贵睦
淳厚和睦:笃睦
安定和睦:安穆 宁辑 安和 安集
安宁和睦:肃睦
安辑和睦:戢和
美好和睦:淑穆
吉祥和睦:祥和
恢复和睦:还睦
像以前一样和睦:和睦如初
十分和睦:人无间言
(相处融洽友爱:和睦)

另见:相处 融洽 和谐2 友爱 友好 美好 和洽 ︱不合

☚ 和睦   家庭和睦 ☛

诚信

诚信

质 穆 允亮 渊信 忱恂 諴孚贞孚
明信,诚信:明质
诚信之道:诚道
体现诚信:体信
 咬臂出血为誓,表示诚信:啮臂(啮臂盟)
说话算数,教子做人讲诚信:曾子杀彘 杀彘教子
做事诚实不欺:行信
买卖公平,做生意讲诚信:童叟无欺 老幼无欺 老少无欺
顺从诚信:顺信
质朴诚信:质悫
中正诚信:齐信
善良诚信:淑亮
纯洁诚信:洁悫
敦厚诚信:惇慎
慈爱诚信:子谆
谨慎诚信:谨孚
恭谨诚信:谨信
宽厚诚信:宽信
正直诚信:端谅 雅亮
刚强诚信:亢亮
 坚贞诚信:贞愨
忠贞诚信:贞亮
忠正诚信:贞谅
小事情上的诚信:小信 小亮 小谅
 普通百姓之间没有原则的小信小节:匹夫之谅 匹夫小谅
小的诚信不能感动人:小信未孚
十分讲诚信:去食存信
极诚信:啮血沁骨
最大的诚信:至信
少诚信:寡信
没有诚信:无质
诚信的样子:耿耿
(诚实守信:诚信)

☚ 守信   说话算数 ☛

气氛

气氛

氛(战~) 气(空~)
景象,气氛:景气
笼罩在某个特定场合的气氛和情调:氛围
气氛活跃:风生
气氛热烈:热气(~腾腾) 热乎 热呼 火红 氛氤 大锣大鼓
气氛活泼热烈:活跃 活泼
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言论风生
气氛、情绪热烈高涨:热火朝天
气氛更加热烈:烈火烹油
气氛欢乐而融洽:欢洽
气氛和睦融洽:一团和气 一堂和气
气氛重:浓厚 浓重 浓郁
春天的气氛很浓:春意盎然
气氛使人感到敬畏的:严 肃(~静;严肃;森~) 穆
沉静严肃:渊肃
气氛紧张:闹麻
气氛或神情十分紧张:如临大敌 如御大敌
气氛充分流露:洋溢(热情~)
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盎然
充满欢喜的气氛:喜气洋洋 喜气冲冲
充满了增添贵子的喜庆气氛:紫气充闾佳气充闾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一室生春
欢乐的气氛很盛:薄海欢腾
气氛沉闷,不活泼,无生气:死沉 死气沉沉
气氛令人抑郁沉闷:愁云惨雾 愁烟苦雾愁云惨雨 愁云苦雨 愁云苦雾 愁云怨雾 愁云毒雾 惨云愁雾 惨雾愁霾 惨雨愁云
气氛让人感到沉重压抑:沉闷 阴沉 阴郁
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刀光剑影
充满了厮杀或杀人的气氛:杀气腾凌
气氛凄凉:猿悲鹤怨 鹤怨猿悲
气氛沉闷凄惨:云愁雾惨
气氛悲壮苍凉:雾惨云愁
气氛、情调悲凉:寒蝉凄切 寒蝉鸣咽 寒蝉哀咽 寒蝉哀鸣 寒蝉泣露
气氛凄凉悲惨:猿惊鹤怨 鹤怨猿惊 鹤怨猿啼 鹤怨猿悲 猿吟鹤怨 猿啼鹤唳 猿啼鹤怨 猿愁鹤怨
气氛变和缓:缓和 降温
(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气氛)

另见:景象1 环境 情景 严肃 活泼

☚ 气氛   各种气氛 ☛

柔和

柔和

和(~风;和平;~暖;~风细语)软(软和;~语;软绵绵) 凯(~风) 柔(柔软;优~;温~;绕指柔) 缓 穆(~如春风) 温(温和) 和 退然
柔和,不猛烈:
轻而柔和:轻柔 叠雪(香罗~)
轻柔的样子:苒嫋
美好柔和:嫣润
鲜艳柔和:鲜柔 鲜温
清新柔和:清润
悠扬柔和:悠柔
婉转柔和:滑柔
纤细柔和:细柔
细柔的样子:芮芮
细柔无力的样子:纤堕 纤惰
柔和而生动:柔活
柔和可爱:柔媚 软美
柔和的样子:旎旎 苒苒 淖溺 淖弱 温温
(温和而不强烈,柔软,软和:柔和)

另见:美丽 柔软 柔顺 强烈

☚ 柔和   柔美1 ☛

〖穆〗 粵 muk6〔木〕普 mù

❶ 美好。呂不韋《呂氏春秋.仲冬紀.至忠》:「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謂〜行矣。」
❷ 温和。《詩經.大雅.烝民》:「〜如清風。」
❸ 嚴肅的樣子。李華《弔古戰場文》:「〜〜棣棣,君臣之間。」(棣【粵 dai6〔第〕普 dì】:安和的樣子。)
❹ 通「睦」,和睦。陳壽《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而與夏侯尚不〜。」

一作“吗固”。蒙古语音译, 意为“坏人”。明代蒙古封建领主阶级对部分下层贫民的蔑称。其地位和境况与*恩滚库蒙同。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郑樵《通志·谥略》把 “穆” 列为上谥。历朝谥 “穆” 的君主比较多,如燕穆侯、秦穆公、汉孝穆皇刘开、五代后梁烈祖文穆皇帝等等。谥“穆” 的大臣也不少,如武穆等。

☚ 肃   戴 ☛

穆mù

❶温和。如:穆如清风。
❷恭敬。如:静穆。
❸姓。

穆mù

Ⅰ  ❶ (恭敬) reverent; respectful
❷ (壮美) majestic; magnificent
❸(肃静) solemn and quiet
❹ (淳和, 温和) gentle; mild
❺ (和睦) peaceful; harmonious
❻ (纯正) pure; unadulterated
❼ (深远) profound
❽ (清彻) limpid; clear Ⅱ  (顺从) be obedient to; submit to; yield to Ⅲ (姓氏) a surname: ~ 桂英 Mu Guiying
◆穆罕默德 Mohammed (c. 570-632, 伊斯兰教创立人); 穆民 believers in Islam; 穆斯林 Moslem; Muslim; Moslim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作吗固。意为“坏人”、“劣等人”。是封建领主对部分贫民的蔑称。生活贫困,无力缴纳赋税(阿勒巴),为领主服劳役和兵役,受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的歧视,社会地位低下。有的沦为领主的奴仆。

穆mù

如清风

❷ 昭伦序

*

(16画)

【提示】禾,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白,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右边中间是, 当中是竖,不是竖钩。

*穆mù

16画 禾部 恭敬;庄严: 静~|肃~。

穆()


甲骨文合集7563,殷
貞倗于穆

甲骨文合集28400,殷
王異戊其射在穆兕……

甲骨文合集33373,殷
王其射穆兕

小屯南地甲骨4451,殷
惟穆田無災。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702, 西周早期
𢦚商(賞)又(有)正貝才(在)穆朋(二百)。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824, 西周中期
用穆穆𡖊(夙)夜(尊)亯(享)孝妥(綏)(福)。

四十二年逑鼎乙,文物2003年06期,西周晚期
穆秉朙(明)德。

邾公華鐘,殷周金文集成245,春秋晚期
𪫥(淑)穆。

曾侯乙鐘(下一1),殷周金文集成286,戰國早期
穆鐘之商。

曾侯乙鐘(上三3),殷周金文集成345,戰國早期
(穆)音之宫。

曾侯乙鐘(中三4),殷周金文集成324,戰國早期
穆音之冬(終)坂(反)。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穆穆濟濟。

梁十九年亡智鼎,殷周金文集成2746,戰國
穆穆魯辟。

古璽彙編3511,戰國
穆它人。

古陶文彙編6.97,戰國
吕穆。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186,戰國
穆。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185,戰國
穆。

郭店楚墓竹簡·魯穆公問子思1,戰國
魯穆公昏(問)於子思曰: “可(何)女(如)而可胃(謂)忠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7,戰國

☚ 稀   私 ☛

穆mù

甲骨文作。象向日葵形状。有和美义。西周金文在花下增三横、微斜,像三撇。春秋时花、茎干与花下断开。战国后就基本上同隶楷。春秋变形后似从禾字,禾即有和义,也是和的本字。金文禾的单体或偏旁个别作木字。穆有温和义。引申转义为恭敬。组词如:肃穆|穆穆。

穆★常◎常


mù象形,甲骨文象禾穗下垂有芒颖之形,金文在左下边增加三画作为装饰,本义为一种禾类作物。一说形声,从禾,(mù)声。假借为和美、和谐、温和、恭敬等。

隶mù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向日葵之形,向日葵在古代文化中有壮美、肃穆的意象。金文字形增饰笔于其下,小篆字形讹变为两部分。
【释义】《说文》:“禾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作“和也”。本义指和谐。引申为温和、恭敬、壮美、肃静等义。又,古代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居庙中,父子依序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The character in Oracle shaped like a sunflower. It was added some decorated stokes in Bronze Inscriptions.
【original meaning】 Harmonious.

*㣎(穆)mjəwk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細文也。 从彡、𡭽省。 (九篇上)
《說文》: , 禾也。 从禾,㣎聲。(七篇上)

穆字析出,禾穗結實飽滿而致垂下狀。

☚ 逐   䊆 ☛
000006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