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品》Comment on Rice Varieties in Taihu Region记载明代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品种志,又名《理生玉镜稻品》。作者黄省曾(1490~1540),南京吴县人,嘉靖举人,以此推测,成书时间当在16世纪前期或中期。 中国古籍如《管子》、《广志》、《齐民要术》中已有水稻品种的记录。但地区性的品种记录专书则只有《禾谱》和《稻品》。前者以江西稻种为内容,后者则主要记载太湖地区稻种。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记录首见于宋代方志如《宝祐琴川志》(常熟)、《淳祐玉峰志》(昆山)、《绍熙吴郡志》(吴县)等。《稻品》则把太湖地区的水稻农家品种作了更为系统细致的记述,超出以前的文献。《稻品》所记的水稻品种通常包括名称、别名、异名,该品种的生育期(早、中、晚); 植株形态特征如高、矮、有芒、无芒等; 生理特性如耐水、耐寒、抗倒伏等; 品质特点如适于酿酒,有香味、米粒色泽等也有记录。此外,对品种是粳稻或籼稻或糯稻也都作了说明。 《稻品》共记35个品种,另外有一种是再生稻。《稻品》所记的品种虽是明代当地种植的,当然不尽是明代才有的品种,多数仍是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据考《稻品》35个品种中有27个(占77.14%)是宋代方志中已经有记述的品种,而且有些至明代以后仍在流传,乃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太湖周围7个县的方志中共有32个水稻品种同《稻品》所记的相同,即占91.43%。《稻品》的记述使后人可以窥见水稻农家品种在历史上的沿袭和空间上分布的连续性。《稻品》一书有《居家必备》、《百陵学山》、《夷门广牍》、《丛书集成》等多种版本。 《稻品》Paddy Varieties又称《理生玉镜稻品》。明代稻的品种专著。黄省曾撰。全书一卷,专记稻各种品种的生长期、特性、产地和米质等,是中国最早的稻品种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