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南★★★ 00333名

nā 南无nāmó 动 梵语 namas 音译。佛教用语,常用在佛、菩萨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尊敬或皈依。南无阿弥陀佛另见nán。 南nán ❶名四个基本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右首的一方(跟“北”相对)。长江以南|坐北朝南|岭南 →❷名特指我国南方。南味|南式|南货 ○❸名姓。用法说明读 nā,用于梵语音译佛教用语“南无(mó)”(表示尊敬或皈依),如“南无阿弥陀佛”。另见nā。
四个主要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 ~边儿|坐北朝~|这水库从~到北足有六公里。 北 běi 往~走|~半球|天南地~。
四个主要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除“天南海北”“山南山北”“坐北朝南”“大军南下”等少数场合外,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用,只用作语素构成合成词。 淮~|河~|华~|济~|指~。 【词语】 南边 南方 南国 南极 南柯一梦 南面 南腔北调 南洋 【注意】 又读nā,如:南无(nāmó,佛教用语)。
字源解说 南,甲骨文 = (绳结)+ (钟鼓之形),像绳子系着钟鼓的样子。有的甲骨文 为使鼓形的 区别于“凡”,加两横写成 。造字本义:流行于闽越一带的地方打击乐器。金文 在鼓形 中加 (卜,棍棒、鼓槌),表示用棍棒敲击鼓形乐器。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的的绳结形状 写成“十”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南,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 , 聲。 ,古文。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南,草木到了南方,则花繁叶茂,有枝茎可胜任。字形采用“ ”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南”字。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南
【同音字】 nā n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