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程垓《摸鱼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程垓《摸鱼儿》《摸鱼儿》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①矮窗曲屋风灯冷,还是苦寒时节。②凝伫切。③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④倚阑愁绝。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雪。⑤ 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⑥情未彻。⑦又谁料而今,好梦分胡越。⑧不堪重说。但记得当初,重门锁处,犹有夜深月。 【注释】 ①掩:掩映。②曲屋:深邃的房间。苦寒:极为寒冷。③凝伫:凝神伫立。④熏笼:古时用以熏香兼取暖的炉子。⑤凤竹:凤尾竹,因叶似鸟尾而名。犀影帐外:传说中有“辟寒犀”,其冬月暖气袭人,故古时常以犀角悬挂在帷帐以外,称为镇帏犀。酿雪:酝酿雪意,谓天欲雪也。⑥吹香弄蕊:形容梅花纷纷开放状。⑦彻:完结,结束。⑧胡越:胡地和越地,形容地分南北且相互隔绝。 【译文】 那黄昏庭院,一切都掩映在凄凉之中,不知从何处又传来呜咽般的角声。深邃的房间里闪烁着清冷的灯光,仍是极为寒冷的时节。我凝神伫立,想那暖被和香炉,夜夜都成虚设。我依栏干而立,愁情欲绝,听窗外那凤尾竹、帐外那辟寒犀,都在簌簌作响,象是在酝酿一场寒雪。 本来就够伤心的了,偏偏又想起了当年的轻易分别。没有人发现那满院梅花正在竞相开放,所见只有空中暮云万重千叠。深情并未了结。谁料想如今好梦却被远远隔绝。实在不忍再述说了,只记得当初,虽然重门深锁,却有深夜明月。 【总案】 此词上片层层铺排、步步烘托,以浓墨渲染环境(角声咽、风灯冷、天苦寒、雪将落),而以简笔摹画人物(凝伫、倚阑),将深闺愁情作了细致刻画。下片忆昔抚今,顿挫开合,忆当年别情,想如今隔绝。一句“不堪重说”,本可将全词收住,但偏偏再度忆起当初,实可谓一波未平一波起。通过结尾与上片的强烈对比,进一步表现了情旨枉曲、凄婉悱恻的主题。该词写的是已为宋代词人写滥了的题材,在内容上并无奇创,只是于章法结构中可见词人苦心而已。 程垓《摸鱼儿》《摸鱼儿》·程垓
程垓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矮窗曲屋风灯冷,还是苦寒时节。凝伫切。念翠被熏笼,夜夜成虚设。倚窗愁绝。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情未彻。又谁料而今,好梦分吴越?不堪重说。但记得当初,重门深锁,犹有夜深月。 这首词充满着词人对当初的爱情生活及所爱之人的无限追思。词人通过忧愁、自责、爱怜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出一片深情。极尽慢词铺叙之能事,而又含蓄不尽。起句: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便在笼罩着一片凄凉的氛围下,从视角上展现出黄昏日暮时庭院荒索的景象。“矮窗曲屋风灯冷”,意在表现词人内心的寒冷与情绪的波动。“还是”二句唤起昔日“苦寒时节”的追忆。“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凤尾竹丛被寒风吹动,发出簌簌声响,夜深人静,仅隔一重帐,户外轻雪飘落,从上片所写的情与景来看,天寒不解人意冷,而心寒又得不到温暖,内外交迫,寒上加寒,词人将这样度过这漫长的寒冬。 下片起句: “伤心处,却忆当年轻别。”全然是自责的口吻。“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这里是把物态幻化成人情,依旧是当年美好的赏梅时节,然而赏梅人却不同在,举目遥天,惟见暮云千重万叠。最后,从“不堪重说”起,词人转而自慰,这只是出于心灵上的自我安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