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移位作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移位作用 移位作用移位包含肽基tRNA从核糖体A位至P位的移动,mRNA移动三个碱基的距离使A位出现新的一个密码子,原在P位上脱去了氨基酸的tRNA从核糖体上脱落,以及GTP的水解。移位作用要求有可溶因子EFG和GTP。EFG是分子量约为80,000的单链蛋白质。它含6个半胱氨酸残基,并含较多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个酸性蛋白质。纯化的EFG具有典型的紫外吸收光谱,其280/260吸光率比大于1.75;这和EFTu不同。其在细胞中含量约占可溶蛋白质的0.5%,其分子数相当于核糖体的数量。EFG具有依赖核糖体的迅速水解GTP为GDP和Pi的活性,这也正是被称为G因子的原因。EFG只在有核糖体或50s亚单位时才可与鸟苷酸形成稳定复合体。不论是和GTP或GDP温育,EFG在有核糖体时形成EFGGDP-50s复合体。固醇类抗生素梭链孢酸可牢固形成EFG·GDP·50s·梭链孢酸复合体,因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但这抗生素不妨碍移位作用,只是移位后EFG不能从核糖体上脱落,所以不能开始下一轮的延伸作用。由于EF-Tu和EFG在核糖体上的结合位是极其接近或重叠一起,一个因子不脱落,另一因子就结合不上。EFG使mRNA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可由实验证明:用人工合成多聚体AUGUUUUUU作模板,第一密码子的翻译只需起始因子、fMet tRNA和GTP。形成fMet-Phe也只需要加EFT、Phe-tRNA和GTP。要翻译出第三个密码子以形成fMet-Phe-Phe三肽则除了上述各组成外还要加入EFG。虽然最大速度的移位作用如上所述要有EFG和GTP参加,不过也观察到无EFG和GTP的移位,因此也有人认为移位作用是核糖体本身的能力。他们认为核糖体两个亚单位相连如绞链,具有两种不同状态,一是两个亚单位密切缔合着的“关闭”状态,另一是两个亚单位略为离开了的“打开”状态;而关闭和打开本身就足以提供移位的动力,而EFG和GTP的作用是增加核糖体的“关闭”和“打开”的频率,超过由热运动产生的自发频率。移位前处在关闭状态,此时肽基tRNA在A位,脱了氨基酰的tRNA在P位。A位、P位以及mRNA附着的地方都是在两个亚单位的接触面上。移位时,EFG结合到核糖体上,GTP水解,核糖体进入“打开”状态,有如亚单位沿绞链轴旋转开;这引发肽基tRNA从A位移到P位,并拖牵与其反密码子缔合的mRNA一齐移动三个碱基的距离。这一移动学说涉及核糖体的构象改变。还有以mRNA构象改变为基础的尺蠖学说:AA-tRNA结合到核糖体,使mRNA形成纽结,而EFG和GTP的作用是伸直纽结,肽基tRNA从而由A位移到P位,象尺蠖那样动作。 ☚ 延伸作用 肽链合成的终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