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4.深入开展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4.深入开展阶段

4.深入开展阶段

进入90年代后,青海省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很快,从机构、经费、人员、工作措施诸多方面得到了加强,平抑了第三次生育高峰,特别是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工作成效大,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
(1)计划生育基层网络进一步加强。1990年4月23日,青海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立。同年11月省编委增设了省计生委宣教处、计财处,增加了15个行政编制。以后又继续加强省级计划生育机构,为省计生宣教中心、药具站、协会增加了编制,新建了省计划生育科技指导中心和省计划生育干部培训中心。农村牧区基层基础网络建设也有了较快发展,建立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33个,乡级计生服务站211个。531个乡级单位配备了1 050名乡计生专干,4 548个村级单位配备了4 857名村计生服务员。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1 514个。其中海东地区8个县建立了计生服务站,80%的乡镇建立了规范的服务站,全地区县乡计生干部634名,2 197个行政村配备了2 199名村计生宣传员。形成了县、乡、村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在农村牧区计生协会组织也很好地发挥了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协会通过会员联系户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帮扶提高家庭收入等活动。省计生协在平安县从1996年启动了全国“幸福工程”项目,选定47位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母亲作为救助对象,扶持开展种植、养殖、饮食服务、短途贩运等生产经营活动,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配套资金11.6万元,47户受益户年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 000余元。全省现有计生协会4 484个,会员104996名。
(2)坚持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从1991年起,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连续9年召开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并实施了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省长与州、地、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9年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每年拿出20万元奖金兑现了奖惩。省、州、县、乡、村层层都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八五”期间省政府每年递增100万元计划生育经费,从财力上为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了保障。各州、县、乡、村党政领导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分片包干,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保证了各年度人口计划的完成。
(3)宣传教育和节育工作进一步强化。从1991年起以农牧区为重点,抓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建立了县、乡、村人口学校,3 238个村(居、牧)委会开展了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占村总数的70%。编制通俗易懂的计划生育宣传品,坚持向农村牧区印制发放图文并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墙报》、《计划生育服务袋》。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青海日报、青海电视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固定栏目,部分州、县也开设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广播、电视栏目。举办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并在农村牧区进行了巡回演出。省计生委组织人员到农村牧区开展了计划生育“三下乡”服务工作,发放宣传资料、避孕药具,开展节育咨询和义诊活动。抓好以宣传教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和避孕为主的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省计生委为41个县和西宁、海东的178个乡配备了B超仪,各地利用B超进行每两月一次的查孕、查环、查病工作,开展孕前管理,改变了过去依靠突击活动和简单的行政手段的做法。在西宁、海东、海西等地开展了生殖保健全程服务。为县级服务站配备了仪器、设备。引进推广节育新技术、新药具。积极争取国际项目,1995年为民和县争取了日本家族协力财团同国家计生委外事司联合开展的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防治寄生虫“三结合”第五周期项目,在项目试点乡进行了改水、改厕、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防治寄生虫工作,增强了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
(4)依法管理力度加大。1992年2月,青海省人大修订颁布了新的《青海省计划生育条例》。各地也制定了实施细则。省计生委制定出台了与《条例》相配套的13个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在湟中、大通、贵德县开展了依法管理试点,实行政务公开、民主监督,保障了育龄妇女合法权利。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双女户的工作,各地还在优惠政策方面向双女户倾斜,如多划一份承包地,优先帮助扶贫,还从1993年起开展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采取县、乡、村、个人各拿一定比例资金的方法,为两女户办理了养老保险。法制的完善和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5)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青海省贫困面大,80年代各地开始注意抓好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90年代进一步加大了扶贫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优先为贫困地区供应充足的避孕药具,扶贫款中为计划生育户争取资金, 安排项目, 进行帮扶。 1994年在互助县南门峡乡和大通县宝库乡孔家梁村进行了计划生育 “三结合”试点。 即: 计划生育同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 与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 与建设幸福文明家庭相结合。 互助县在南门峡乡157户两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中扶持油菜种植和养殖业、 第三产业, 当年收效。 全乡两女结扎户和独生子户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00多元, 人均口粮增加46千克。 计划生育率达到80%, 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大通县宝库乡孔家梁村通过牛羊育肥, 全村人均收入1994年为897元, 比1984年增长了26倍。 总结互助、 大通县经验, 1996年3月省委、 省政府下发了 《关于推动全省农村牧区计划生育 “三结合” 工作的决定》,要求 “九五” 期间每年帮扶8 000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家庭, 到2000年使4万户计划生育家庭提前1~2年达到温饱或小康水平。 各地也制定了三结合工作规划, 帮扶形式和载体多样, 帮扶项目中有种植、 养殖、个体运输、 商品零售、 饭馆、 缝纫加工、面粉加工、 建立定居点、 畜疫防治、 圈窝种草等, 从改善农牧民生活入手, 围绕生产、生育、 生活为群众开展了服务。 西宁市将扶贫款、菜篮子工程款向计生户倾斜, 实行了部门联户帮扶, 1996年以来全市投入“三结合” 帮扶资金457万元, 帮扶3 967户。 海东地区层层实行领导联户, 部门包乡, 包扶保富责任制,采取优先扶持农村 “两户”, 统筹扶持计划生育贫困户, 采取财政借款、扶贫贴息、 贷款等多种方式, 帮助计划生育户发展种、养、加、 运输等致富项目, 全区落实帮扶资金1 700余万元, 重点扶持了1万余户家庭。 截止1998年底, 全省已帮扶计划生育户30 928户, 投入帮扶资金6 186.13万元。 “三结合” 工作,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开辟了农村牧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新途径。

☚ 3.全面开展阶段   (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 ☛
000265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