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所研究问题的学科。199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1942— )提出。学科形成的标志是塞利格曼和克希克兹米海利(Mihaly Csikzentmihalyi,1934— )2000年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修正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心理问题的消极方面而产生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 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2) 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3) 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1998 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积极心理学峰会,《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于2000 年和2001 年刊发积极心理学专辑。此后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当代心理学最有影响的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