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恶之家必有余殃余庆: 先代遗泽。余殃: 遗留给后代的灾祸。指行善的人家必定会给子孙留下后福,作恶的人家,必定会给子孙留下很多的灾祸。 语本《易·坤》: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 上舍名及第,位至三公。养子长成,历任显官。正是: 积善逢善,积恶逢恶。~。《初刻拍案惊奇》二一: 善甫后来位至三公,二子历任显宦。古人云“积善逢善,积恶逢恶。~。”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白圭志》一一: 帝赞曰:“《易》云: ~。诚哉是言也。” ◉【积善人家庆有余,作恶之人灾自陡】陡: 厉害。《醒世姻缘传》一一: 既知鬼是自家心,便识祸非天降咎。~。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包公案》四: 鬼吏报曰:“沈庆一生作恶,应该绝嗣;只因他三代祖宗俱是积德的,因此不绝其后。”包公曰:“正是~。大凡人家行善,必有代善,方叫做积善;几代行不善,方叫做不善。岂谓天道真无报应,远在儿孙近在身。” ◉【不善余殃,积善余庆】《儿女英雄传》二七: 不知安老夫妻何修得此佳妇!安公子何修得此贤妻!何小姐何修得此腻友!想到这里,就令人不能不信“~,乖气致戾,和气致祥”的几句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