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于柔必刚鬻熊旨在说明刚柔强弱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命题。据《列子·黄帝篇》引,粥(通鬻)子曰:“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至于若己者刚。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这段话强调刚与柔、强与弱可以互相转化,同时又提出了“积”的范畴,说明由柔变刚、由弱到强都是由导致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因素逐渐积累的结果,这接触到了对事物转化的条件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中亦颇具特色。这段话还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某种独特的政治、军事和人生智慧:内欲刚而外柔弱、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等等。是政治斗争的权术、军事上的谋略、为人处世的机巧。但对治国来说,何以“积于弱必强”,并无论证;至于以此为人生哲学,亦具有多重性:或为志士仁人柔弱以避祸、待时而动的深谋远虑,或为功成名就者自我敛约的守成之道,或为野心家的阴谋权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