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墓志瓦文刻于板瓦上的、记载墓中死者姓名、身份、居址的文字。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墓志。1979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的修陵人墓地,共发现墓志瓦文18件,计19人。 刻文的内容是:“东武罗”、“东武(遂)”、“赣榆距”、“东武居赀上造庆忌”、“东武不更所”、“东武东间居赀不(睢)”、“东武宿契”、“博昌去〔疾〕”、“博昌居此(赀)用里不更余”、“杨民居赀大〔教〕”、“〔杨〕民居赀公士富”、“杨民居赀武德公士契必”、“平阴居赀北游公士滕”、“平阳驿”、“赣榆得”、“阑陵居赀便里不更牙”、“媰(邹)上造姜”、“……〔居〕赀□□不更□必”、“〔觜〕……楷(赀)……〔不〕更滕”。秦陵墓志瓦文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墓志文,内容比较简单,但基本符合墓志的内容要求。志文主要记载了死者的姓名、籍贯、爵位,大部分志文还记载了死者所服的劳役名。和后世一些歌功颂德的墓志文相比,秦陵出土的墓志文仅仅是为了给死者作个标记。这批墓志文对于研究秦代的徭役制度、法律、郡县设置情况以及秦代文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