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稱“銀會子”,亦稱“河池會子”。宋代紙幣,因可兑付銀兩或抵銀作價,故名。南宋朝廷印行“會子”時,各地地方政府往往亦自行印造,是幣即爲川陝宣撫副使吳玠所印。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關外銀會子》:“關外銀會子者,紹興七年吳涪王爲宣撫副使始置於河池。其法一錢或半錢……初但行於魚關及階、成、岷、鳳、興、文六州,歲一易,其錢隸軍中。武安薨,遂屬計所。十七年七月復造於大安軍,再歲一易。”又,《建炎以來繫年要録》:“川陝宣撫副使吳玠初置銀會子於河池,至今不改。”《宋史·高宗本紀》:“吳玠置銀會子於河池。”參見本類“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