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都咸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都咸阳

秦都咸阳qinduxiɑnyɑnɡ

中心区在咸阳市区东北,渭城区窑店镇北部。《史记·秦本纪》:孝公“十二年(前350),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史记·商君列传》:“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秦孝公时咸阳的规模从今渭城区渭城镇冶家台村向东,包括窑店、正阳、底张三镇地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惠文王时(前337~前310),都城随着宫室的增多而扩大。《汉书·五行志》:惠文王“广大宫室,南临渭,北临泾。”范围由今渭城区塔儿坡向东所有乡镇及泾阳县高庄乡的泾河南岸,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昭襄王时(前306~前250),都城开始向渭河以南发展,扩至今西安市未央区境内,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都城规模迅速扩大,其扩大的步骤为:在渭北扩建先王宫室,增修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宫殿;在渭南上林苑中营造阿房宫;将修建于咸阳旁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个宫观,用“複道”“甬道”勾通。形成了以咸阳宫为中心,“北至九嵕、甘泉,南至户、杜,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三辅黄图》)的中国第一帝都。其范围南至终南山,北到淳化约100公里,西起千河,东至黄河约250公里,总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秦咸阳宫遗址在今渭城区窑店镇纪家道村北原上。

☚ 秦都区   秦家屯庄 ☛
秦都咸阳

秦都咸阳

秦朝都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10公里的长陵车站以东,东自柏家嘴,西至毛王沟,北起高干渠,南到西安城北草滩农场附近。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由栎阳迁都于此, 历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始皇帝、二世, 秦在此立都143年。秦咸阳曾是秦孝公时商鞅第二次变法活动的中心, 也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东灭六国后所建立的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统治中心。秦咸阳始筑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史记·秦本纪》: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又《史记·商君列传》:“作为筑冀阙宫廷于咸阳, 秦自雍徙都之。”早期渭北的咸阳宫就是这时修建的。此后,经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时的不断扩建增修,咸阳的规模已相当可观。其政治中心以渭北为主,寝庙和皇家苑囿如秦上林苑、宜春苑分列于渭河南岸的东西两区,宫殿建筑群如咸阳宫、章台宫、兴乐宫、华阳宫等,以渭水为轴线,南北伸展。秦始皇时期秦咸阳有了进一步发展。秦始皇除扩建修缮原有的咸阳宫等宫室外,在东灭六国中,“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于渭北咸阳宫附近,修建了各具建筑特色的“六国宫殿”。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 在咸阳渭河之南上林苑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朝宫,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的阿房前殿,后又经秦二世增修,是为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在渭河之南丰镐之间,修建了作为极庙的信宫;在咸阳之东,引水为池,修建了兰池宫等。都城布局,以渭北为咸阳宫城、手工业作坊及市肆的集中地,渭南是祖庙、苑囿与陵寝的分布区。整个都城,渭水贯通,其间以一座宽六丈, 南北长二百八十步的渭水横桥飞架,把南北的宫观阙庙连接起来。规模宏伟,建筑豪华壮观。秦都咸阳有无郭城,学者看法不一。一说秦咸阳有范围而无轴心,有宫城而无大郭。早期的咸阳城是以孝公时的“冀阙宫廷”为基点向外展开的,仅有宫殿建筑群的宫城,并不曾形成真正的外郭城。秦始皇时政治中枢由渭北向渭南转移,宫自为城,长作隐定,亦未筑咸阳大城。一说有宫城亦有大郭城。《史记·滑稽列传》:“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於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秦二世所欲漆的城,就是秦咸阳的外郭城。秦都咸阳,毁于秦末兵火。《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宏伟的秦咸阳都城及其宫阙建筑,在项羽的一把火下,统统化为灰烬。

☚ 栎市   咸阳西门 ☛
000006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