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汉酿酒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汉酿酒技术

中国的酿酒历史久远。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大量增加,秦汉时期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乡镇分布极广。四川彭县出土的一块东汉画像砖、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以及《汉旧仪》等分别载有民间酒坊、庄园酒坊和官办造酒业的情景。汉代普遍革新了曲(发霉长毛的谷物,充当“酒母”)、蘖(发芽的谷物,以作原料)并用的酿造方法,只用含有大量霉菌和酵母菌的曲,而不用蘖,使酒化和糖化的两个过程同时进行。这是酿酒技术中的一项重大发明,至今仍在一些酒类生产中沿用,被称为“复式发酵法”。由于汉代普遍以曲酿酒,大大促进了造曲技术的发展,不仅酒曲的品种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高。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末年,“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二升。”这是中国酿酒史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用曲比例。到东汉末年,九斛米或十斛米的酿酒原料,只需用曲30斤。用曲量的大幅度下降,反映出曲中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更高的纯度。约在东汉时,还创造出一种“九酝酒法”的新酿造方法,就是在酿造过程中,不仅重视酒曲与原料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且采用连续投料的方法,分批追加原料,以保持一定浓度的糖分,造成酵母菌充分发酵的有利条件,使酿成的酒更为醇厚。“九酝酒法”,对于提高酒的度数,起了很大作用,并对后世的酿酒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齐民要术》所总结的各种酿酒法中,连续投料法占有重要地位。故到东汉时,已能生产出醴醪和清两大酒类。 醴醪类的特点是酿造时间较短,用曲量较少,成酒稠浊而味甜,度数很低。 东汉以前所产的酒,多属此类。 清类则一般酿造时间较长,度数较高,酒液较清。此类“美酒”从东汉开始大量生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