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汉科学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汉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文字,下令废毁各诸侯国边境所修筑的城郭,拆除在险要地区建立的堡垒,大规模移民于西北及五岭等边远地区,修筑堤防,疏浚河道,兴建驰道,整治长城。这些措施对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过重的盘剥和严酷的刑罚,以及粗暴干预学术文化活动的措施,很不得人心,致使民怨沸腾,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二世而斩,迅速覆灭。西汉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农桑,鼓励增殖人口和土地开垦,减徭薄赋,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封建“治世”的初步兴盛景象。西汉初还冲破了秦代思想禁锢状态,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余波又在荡漾。这些都对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之达到并开始超越战国时的水平。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各种文物,正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情景。汉武帝的经济文化政策推动了汉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他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认为“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在他的支持或影响下,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先后筑成,中小型水利设施不可胜计,出现中国水利史上“用事者争言水利”的盛况。他任用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耦耕和耧车,在西北部分干旱地区施行“代田法”。又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乡里老农,到京师学习新田器及耕种养苗法等。这一时期粮食亩产比汉初有较大增长,水利工程中井渠法(即坎儿井)的发明,都表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载体的知识分子也普遍受到信用,选拔人才的范围从太学扩展到民间,如“太初历”的制定,就是由从民间征募来的二十多位天文学者参与下完成的。在推广新式农具时,也征用了各地的能工巧匠,从而使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得以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东汉政权连续颁布有关部分放免奴婢和提高奴婢地位的诏书,对封建制内部的生产关系作了某些调整,农民的租税徭役相对减轻,治黄河、修水利之举又一次受到重视,继汉武、昭、宣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后,这时出现了秦汉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各学科体系的形成和许多生产技术趋于成熟,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特征。它们为后世的发展开拓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框架。中国古代传统的天文、数学、农业、医学四大学科,在这时均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天文历法逐渐淡化古代神学和占星术的影响,逐步确立实际观测、推算和科学的研究态度。公元前二世纪,著名的算学家张苍、耿寿昌,历算家落下闳把秦代365 1/4天为一年改为365 385/1539天为一年,比过去的历法更加精确。汉武帝时,让太史令司马迁和天文学家邓平等作“太初历”。后来,刘歆又依据“太初历”,重新整理,改称“三统历”。在《汉书·律历志》里还包括制历的理论和各种计算方法。历法已具备了后世历法的气、朔、闰、五星、交食、晷漏等主要内容。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为盖天、浑天、宣夜三家宇宙学说,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观象仪器,并绘制出《星图》,记录了许多天文现象,提出“星坠至地则石也”的著名见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展现出自己的学术传统。《九章算术》的编著标志着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的、独具一格的数学体系的形成。该书包括二百四十六个应用题和计算方法,有许多代数学和几何学上的研究成果。后来,三国时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并且发明了比周三径一更精密的圆周率是3.14。农业方面,战国时奠基的轮作制、一般作物的栽培原理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技术措施,至此已得到确立。农具已完全铁器化,并先后出现了三十多种新式农具,特别是铁犁和牛耕法、代田法、区田法的推广,更反映了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而《汜胜之书》等七家农书则记载和总结了多种作物的栽培法及其生长规律,成为中国古代农学传统各论的理论出发点。医学在秦汉时期已脱离了原始的巫术,总结了长期的治疗经验,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阐明的医疗理论,对生命的起源,疾病的成因,以及形神关系等作了科学的说明,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总结。《难经》设八十一难,用人体解剖说明病理、切脉和针灸技术;《神农本草经》,详细记载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的性能和用途;《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具备的辩证治疗原则,列举了很多有效的药方,使中国中医中药学有了系统的经典。秦汉时期,方士很盛,他们企图发现不死之药,探索着用丹砂等炼成丹药或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办法。他们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但也经历了无数次辛苦的试验,逐渐明了金、银、铅、汞、硫磺等各种化学原素之间的关系,记载了一些关于化学的知识,在古代化学史上有一定的贡献。就生产技术而言,中国古代主要的冶铁术在这时均已出现,主要的纺织机械和农具的情况也大抵如此;马王堆出土的彩绘纺织品和地图,展示了纺织技术和制图技术的巨大进步;用植物纤纬造纸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主要的造纸工艺的完备;漆器工艺更加成熟;庞大楼船的建造以及橹、舵、帆等的发明与应用,把船舶技术推向古代的高峰;长城、驰道、栈道以及水利工程的兴修,则表明大规模的土木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所有这些构成了秦汉社会文明的基础,也打击了神学和各种迷信。张衡比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 85—156)大7岁,张仲景约比古希腊医学家盖伦(Galen 129—199)小20岁,他们也在天文学、医学领域各自建立的学术系统遥相辉映。张衡、张仲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在他们以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并在许多领域超过了古希腊的水平,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