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椒qínjiāo

辣椒。《食味杂咏》:京师八九月间,多秦椒,……细切和酱,生食,辛香爽神,以酱杂他味取之,名辣酱,亦佳。〔例〕蒿子杆来,蒜苗来,豌豆角儿来,黄瓜来,沟葱辣秦椒来。(土市二)∣香菜芹菜辣秦椒,茄子扁豆嫩蒜苗,好大的黄瓜你们谁要,一个铜子儿拿两条!(宝344)

秦椒4572辣椒。北京官话。北京〖〗、北京通县。◇ 《食味杂咏》:「京师八九月间,多~,…细切和酱,生食,辛香爽神。」《京津风土丛书》:「蒿子杆来,蒜苗来,豌豆角儿来,黄瓜来,勾葱辣~来。」对口相声《改行》:「香菜芹菜辣~,茄子扁豆嫩蒜苗,好大的黄瓜你们谁要,一个铜子儿拿两条!」冀鲁官话。河北保定〖〗。中原官话。山西河津〖〗、临猗〖〗。山东济宁〖〗。河南郑州〖〗、洛阳〖〗、商丘〖〗、遂平〖〗、郾城。◇ 林曾信《红管家》:「到在城里头,…吃辣有~,一顿一毛钱,汤水随便浇。」《河南传统剧目汇编・三弦书第一集》:「你只要点着~火,叫他飞蛾投火自遭殃。」安徽阜南、界首、太和、亳县、涡阳。晋语。河北邯郸〖 〗。河南济源〖〗、新乡〖 〗、安阳、汤阴。江淮官话。安徽怀远。闽语。广东海康〖〗。

秦椒qin jiāo

辣椒。如:我就爱吃肉片儿炒~。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灌木 > 檓 > 秦椒
秦椒  qínjiāo

即檓。

秦椒

主产于关中八百里秦川。栽培历史久远,相传在战国时期已有种植。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果实线形,长约12—14厘米,直径1—1.5厘米。分为青、干两种。尤以干椒最为有名,研面油泼后,放在饭里浮而不沉,为佐食佳品。制成辣子酱,香醇适口。秦椒富含维生素丙和多种营养成份,经常食用,可以健胃,增加食欲。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地享有盛誉,被称为“诸椒之王”。是陕西出口创汇的 “拳头”产品之一。

秦椒

秦椒

产于宝鸡。具有身条细长、皱纹密细、色泽鲜红、品味佳美等四大特点,被称为“椒干之王”。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增强人体抗性和活力有明显作用,可能防癌抗癌,推迟衰老,对高血压、脑溢血、败血症、动脉硬化、神经炎、肠胃功能障碍、夜盲症等多种疾病防治效果良好。经常食用可使人“健康长寿”,它是维生素A、B、C、P以及辣椒子、香精油等多种特殊有益物质的浓缩物。

☚ 大红袍花椒   晋枣 ☛

秦椒qín jiāo

《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秦椒(29)。药名。
【基原】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
【别名】檓、大椒(《尔雅》),秦椒、蜀椒(《本经》),南椒(《雷公炮炙论》),巴椒、蓎藙(《别录》),汗椒(陶弘景),陆拨(《药性论》),汉椒(《日华子本草》),川椒(《圣惠方》),点椒(《本草纲目》)。
【性味】辛,温,有毒。
❶《本经》:“味辛,温。”
❷《别录》:“生温,熟寒,有毒。”“大热,有毒。”
❸《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脾、肺、肾经。
❶《本草纲目》:“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
❷《本草经疏》:“入手、足太明,兼入手厥阴经。”
❸《本草新编》:“入心、脾经。”
❹《长沙药解》:“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❶《本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❷《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癥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❸《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❹《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❺《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❻《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钱至一钱半;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❶《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畏款冬。”“恶栝楼、防葵。畏雌黄。”
❷《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❸《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❹《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❺《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嗜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沛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疽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❻《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堕胎。”
【成分】含挥发油,已鉴定的有单萜8个,含氧单萜11个,酯类3个。有松油烯-4-醇、胡椒酮、芳樟醇、桧烯、柠檬烯(Limonene)、爱草脑(Estragole)、月桂烯(Myrcene)、牻牛儿醇(Geraniol)、枯醇(Cumicalcohol)等。尚含植物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果皮中含香草木宁(Kokusaginine)、茵芋碱(Skimmianine)、合帕洛平(Haplopine)、脱肠草素(Herniar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青花椒碱(Schinifoline)等。
【药理】
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兔静脉注射可发生迅速而显著的降压作用。茵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但强度较弱,可升高麻醉猫血压,加强肾上腺素对血压的作用,扩张冠状血管。冰水应激下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花椒醚提取物能明显降低5′-核苷酸酶活性,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均能明显降低单胺氧化酶活性及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但不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含量。花椒毒素具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作用。
❷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牻牛儿醇对体外兔小肠,低浓度作用不恒定,有时有轻度但较久的运动亢进,大剂量则抑制肠运动;大鼠灌服能抑制胃肠运动,对大肠运动则影响不大;接近致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对胃溃疡有保护作用。醚提取物可对抗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水提取物可对抗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
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挥发油能显著提高小鼠溶菌酶含量,增强其腹腔Mφ吞噬能力,并使腹腔Mφ形成EA和Yc花环的能力大大增加。
❹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花椒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并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佛手柑内酯有一定的对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和止血作用。
❺镇痛、镇静:花椒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对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醚提取物作用强于水提取物。牻牛儿醇小剂量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
❻抗炎:花椒水提取物和醚提取物均能对抗醋酸增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二甲苯性小鼠耳郭肿胀和角叉菜胶性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
❼抑菌、杀虫:100%花椒煎剂对甲型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挥发油对细菌以及多种皮肤癣菌和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羊毛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最敏感。茵芋碱也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所含挥发油在任氏液中能使猪蛔虫严重中毒。花椒及其氯仿提取物对疥螨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
❽其他:小量灌服,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大量则可抑制尿排泄。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茵芋碱有加强肾上腺素对子宫的作用,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小肠收缩;提高横纹肌张力,加强脊髓反射兴奋性。
❾毒性:牻牛儿醇大鼠灌服的LD50为4.8g/kg,兔静脉注射则为50mg/kg,动物死亡均由于呼吸麻痹,死后解剖,呼吸道有牻牛儿醇特有的香气,且有多量血性渗出液,肺和支气管有许多出血斑,因此死亡原因乃由于呼吸极度困难所致。茵芋碱小鼠的LD50为150~250mg/kg。致突变研究显示花椒对TA98菌呈阳性反应,对Tā00作用较弱。

秦椒

thin and long hot(/Chinese/Japanese)pepp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