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州唢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州唢呐

秦州唢呐

传统音乐。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喇叭。起源于西周,盛于明、清时期,汉、唐、宋历代相承,尤以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为盛。唢呐用铜片制成喇叭状碗子,用乌木或花梨木制成唢呐管,上面开七个音孔,下开一个换气音孔,用芦苇秆制成篾子,一般分为大、小两种,大的叫“吹响”,小的叫“祭呐子”。演奏时由两人吹唢呐、一人敲锣鼓、一人击钹组成四人班子合奏。天水唢呐分为秦州唢呐、甘谷唢呐和秦安唢呐。秦州唢呐广泛应用于民间祭祀、集会、丰收节庆或婚丧礼仪中,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现存《唢呐曲谱系列》及《民间小调系列》。秦州唢呐表演期间配有云锣、鼓点、钹、铰子、梆子、笙、管、笛等乐器,大多时候为静止表演,在迎送客人、祭祀现场时的演奏为行进式表演。演奏一般以两人为一组,祭祀时场面较大,几十个人同时演奏,气势恢宏。秦州唢呐曲牌有 50余个,每调前均有引子,渐次进入主调至结束。根据其性质,曲牌又分为红调(喜庆类)、白调(丧葬类)、礼祭调(宗教祭祀类)3 类。其中红调有《弓调》《水龙吟》《小开门》《扭丝》《摆嫁妆》《十杯酒》《转娘家》《算卦先生》《送十里》等 30 余种,白调有《寡妇上坟》《哭五更》《哭长城》《哭兰衫》《小麦歌》《大麦歌》等 10 余种,礼祭调有《朝天子》《大开门》《拜洞》《游四门》《观音观善》等 10 余种。同时,唢呐曲牌中也有多用调,如《升官图》,在喜庆、丧葬、礼祭等场合中均能使用,《弓调》《水龙吟》等在丧葬中迎挽幛时也采用。由于受甘谷小曲、道情、民谣、戏剧的影响,唢呐曲也吸收其精华,大大丰富了唢呐曲的内容。甘谷唢呐曲多以 2/4 拍为主,兼有 3/4 拍,每曲强弱拍节奏鲜明,高亢悦耳,极富抒情色彩。秦州唢呐音色高亢、明亮、抑扬顿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张家川花儿   秦州山歌 ☛
000024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