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始皇陵兵马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陵墓雕塑 >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  qínshǐhuánglíngbīng mǎyǒng

陶俑群。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東側一·五公里處出土。公元1974年3月發現,陸續發掘出緊密相連俑坑三個,出土兵馬俑二千四百餘件,戰車三十乘。陶俑高度大都一·八米左右,高者二米,低者一·七五米,陶馬長二米,通首高一·七二米。其中一號坑出土俑二千餘件,馬三十二匹,戰車十八乘;二號坑俑二百二十四件,馬九十六匹,戰車十一乘;三號坑俑六十八件,戰車一乘。俑群排列整齊有序,陣容威嚴,氣勢浩大。一號坑作長方形軍陣,最前端二百○四名步兵俑成三列横隊,爲軍陣前鋒;後爲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之三十八路縱隊,作軍陣主體;南北兩端和西端各有一列横隊,作軍陣兩翼和後衛。二號坑由車、步、騎混和兵種組成曲形軍陣。三號坑戰車一乘,車後四俑,餘六十四名步兵沿四周相向排列,頗似衛隊,爲整个俑群指揮部。三坑陶俑皆身披鎧甲,手執兵器,面東而立,爲皇陵侍衛部隊。陶俑種類繁多,形像多樣,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跪射俑、立射俑、騎士及鞍馬俑等。其容貌神態各具特色,或鬚髯開張,剛毅勇猛;或長鬚一把,穩健沈著;或側耳凝神,機智靈敏;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著鎧甲,持重威嚴;騎士俑緊袖短袍,濃眉大眼,英武剛强。戰馬膘肥體壯,雙耳挺直,昂首噴鼻,機警異常。整個俑群形體高大,幾與真人真馬等同;形像逼真,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并敷以色彩,顯示出秦代陶塑工匠卓越藝術創造力和高超技藝,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爲世人矚目。一號坑已建規模巨大之展覽大廳,部分陶俑、陶馬已修復陳列原位。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国秦代皇陵随葬陶兵马雕塑群。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制作于公元前221年至前209年,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1000m处发现,1977年就地建博物馆。坑位共4处:1号坑面宽9间,东西长216m,宽62m;总面积14260m2;2号坑东西长124m,宽98m;面积约6000m2;3号坑面积520m2;4号坑是未建成的兵马俑坑。1~3号坑共出土武士俑7000个,驷马战车100余辆,战马100余匹。武士俑身高约1.75m,指挥官身高在1.95m以上。战马与真马等大,高1.72m,体长2.03m。兵、马、车组织严整军阵,显示了秦王朝强大的威权和气势。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代陶塑。约为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后的作品。出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人物以服饰可分为战袍俑与盔甲俑; 以职能可分为前锋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官俑、将军俑、驭手俑、车士俑等等。体形高大魁梧,一般身高约1.75米,指挥官身高约1.95米。很多兵将佩握着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刀、矛、戈、戟、钺、剑、标枪、弩机及弓箭等。人物面部和手脚富于质感,胡须、发饰有多种不同的样式。表情刚毅,昂扬奋发,一些优秀作品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个性表现。马俑比例、结构匀称,与真马等大,战马与牵引战车的马匹体形大小略有区别。马的头部均昂起,双目圆睁,鼻孔翕张,静中含动,表现出处于临战状态下的神情。总体而言,雕塑作风写实,造型准确,结构合度,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时期的代表。雕塑群巨大的体积和空前的数量,严整的军阵队列形式,组合关系上的多样统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雄强气势。它既是保卫秦始皇陵园守卫部队的象征,又是秦王朝强大国力和军威的象征。它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国际友人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世界第八个奇迹”。1979年在1号坑就地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 柳湾彩陶壶人像   秦始皇陵武士俑 ☛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代陶塑。约为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后的作品。出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人物以服饰可分为战袍俑与盔甲俑; 以职能可分为前锋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官俑、将军俑、驭手俑、车士俑等等。体形高大魁梧,一般身高约1.75米,指挥官身高约1.95米。很多兵将佩握着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刀、矛、戈、戟、钺、剑、标枪、弩机及弓箭等。人物面部和手脚富于质感,胡须、发饰有多种不同的样式。表情刚毅,昂扬奋发,一些优秀作品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个性表现。马俑比例、结构匀称,与真马等大,战马与牵引战车的马匹体形大小略有区别。马的头部均昂起,双目圆睁,鼻孔翕张,静中含动,表现出处于临战状态下的神情。总体而言,雕塑作风写实,造型准确,结构合度,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时期的代表。雕塑群巨大的体积和空前的数量,严整的军阵队列形式,组合关系上的多样统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雄强气势。它既是保卫秦始皇陵园守卫部队的象征,又是秦王朝强大国力和军威的象征。它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国际友人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世界第八个奇迹”。1979年在1号坑就地建成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 柳湾彩陶壶人像   秦始皇陵武士俑 ☛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发现的大型陶兵马俑从葬坑,现已发掘3坑,估计从葬兵马俑约八千件。这些兵马俑威风凛凛,排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装备,以及当时 “有锋有后,有侧翼有后卫” 的作战阵法,显示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席卷天下的威势。陶马分驾车、乘骑两种,体量与真马相仿,体形硕健,肌肉丰满,表情机警敏捷。均昂首直立,竖耳、瞪眼、张口,呈急欲奔驰疆场之状。陶俑身高1. 75米至1. 95米,体格魁伟,体态匀称,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陶俑又根据兵种、身份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马俑、车马俑、弓弩手俑、将军俑等多种。步兵俑身着战袍,背挎弓箭;骑兵俑大多一手执缰绳,一手持弓箭,身着短甲、紧口裤,足登长统马靴,准备随时上马厮杀; 车兵俑有驭手和军士两种,驭手居中,驾驭战车,军士分列战车两侧,保护驭手; 弓弩手俑张弓搭箭,凝视前方,或立射或跪射; 将军俑正面而立,或手持器物,或双手迭于腹前,神态自若,表现出临阵不惊,成竹在胸的大将风度。这些陶俑的服饰、神情因其兵种、年龄、身份的不同,各有差异,但都个个传神,栩栩如生。秦始皇陵兵马俑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秦朝的军事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揭开中国雕塑史的重要一页。

☚ 秦汉宫苑雕塑   霍去病墓雕刻群 ☛
000034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