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
1976年5月在秦始皇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北侧发现,两坑相距约20米。通过钻探和试掘发现该俑坑平面略呈曲尺形, 东西两边各有三个斜坡门道, 北边有一个斜坡门道。俑坑东西最长处为96米,南北最宽处为84米,深约5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及兵马俑的排列可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即俑坑东边突出部分, 东西长约26.6米,南北宽约38米,面积约为1050平方米。出土的均为步兵武士俑;第二单元即俑坑的南半部,东西长52米,南北宽49米,面积2548平方米。出土的均为驷马战车; 第三单元即俑坑的中部,东西长约67米,南北宽约16米,面积约1132平方米。出土有战车、徒兵、骑兵等兵种的陶质兵马俑;第四单元即俑坑的北半部, 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0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出土的主要是骑兵和鞍马陶俑。该俑坑系地下土木结构建筑,经火焚塌陷。出土的兵马俑有木质战车11辆,每辆战车都配有陶质车士二至三件; 骑兵俑32件;步兵俑163件;实用的金属兵器有铜镞、铜矛、铜钺、铜剑残节、铠甲等一千多件。此外,还有铜车马器50余件,马具和马饰品近百件等。经过对该俑坑的部分试掘, 得知此俑抗的军阵分局形式多样,兵种齐全,兵马俑造型生动,装饰各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秦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