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村南约160米处发现。为秦始皇陵建筑的一部分。坑深4.5~6.5米,东西长约210米,南北宽约60米,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俑坑为一座规模巨大的土木结构建筑,因遭受焚毁倒坍。坑内有兵马陶俑近6000件,是一排列有序、向东开进的大型军事长方阵。武士俑身高1.75~1.86米,可分为两类:一为身穿短褐的武士俑,一为铠甲武士俑。第一类武士俑,均身穿交领右衽短褐,勒带、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腿扎行滕,足登方口齐头履,根据手臂不同的姿势和其身边出土的实用兵器,可知有的手持弩机、弓箭、背负箭菔,菔内装满铜矢;有的手持长矛;有的腰佩弯刀等兵器。第二类武士俑均身穿短褐,外披铠甲,足登短靴或方口齐头履。步兵均腿扎行滕,头上束发或戴圆形软帽。车上的甲士腿绑胚裆,头上束发或戴小冠。有的铠甲俑手持弩弓、弓箭,腰佩铜剑,有的手持长矛。陶马和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四匹陶马为一组,拖木车一辆。车马前边有铠甲战士俑三排,每排四人,均手执铜矛等兵器,有一甲士并腰佩铜剑。车后并立有甲士数人。陶俑、陶马均为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陶俑身上的文字,计发现有“宫疆”、“威令”、“威阳午”、“得”、“脾”、“四”、“五”、“八”、“十”、“十一”、“十四”、“二十”等。大多刻于俑身背后衣襟下。文字字体有小篆和隶书两种。其字含义待考。俑坑发现的金属兵器,皆为实用武器。有铜剑、铜弩机、木弓、弓囊、铜镞、铁镞、铜矛、铜錞、铜弯刀、铜殳、投掷兵器等。青铜武器都十分锐利,尤其剑、矛全体无锈,光亮如新。这一庞大军阵的布局严密,有锋有后,有主体有侧翼,步骑相兼,车马共进,充分显示了秦军的威武坚强和无坚不催。陶俑的人物塑造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表情生动,栩栩如生,是秦代工匠们的杰出作品,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经研究考证,这些陶俑、陶马均系秦始皇生前制作。俑坑可能是秦始皇死后四年(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焚毁的。1979的10月该坑之上建成了一个跨度70米,进深204米,高程21米的三铰拱式建筑物, 作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展览厅,正式对外开放。被中外游客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 9.秦兵马俑   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 ☛
000036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