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麦撇花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麦撇花藤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邓嘿罕(傣名),甜果藤(海南),黄马胎(广东),铜钻、黄九牛(广西)。 基源 为茶茱萸科定心藤属植物定心藤的根、全株或藤茎。定心藤属全世界仅2种;中国产1种,入药。 原植物 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 Hand.-Mazz. 形态 本质藤本。 幼枝具棱,深褐色,密生粗伏毛,老枝圆柱形,灰色,具灰白色皮孔,渐无毛,有粗壮卷须与叶对生或近对生。 叶柄长6~14mm: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7~17cm,宽2.5~7cm,先端骤尖,基部狭或稍钝,上面近无毛,绿色,下面赭黄色至紫红色,略被毛,中脉在表面为一狭槽,背面隆起,延伸至先端成小尖。雄花序交替腋生,长1~2.5cm,宽2~4cm,花序梗长约1cm,被黄褐色糙伏毛;小苞片极小;花黄色,微香;花萼杯状,长1.5~2mm,微5裂,裂齿极尖;花冠钟状漏斗形,长4~6mm,裂片5,卵形,内有稀疏柔毛;雄蕊5;雌蕊不发育;雌花序交替腋生,长1~1.5cm,粗壮,被黄褐色糙伏毛,雌花具退化雄蕊5;子房近球形,长约2mm,密被黄褐色硬伏毛,花柱极短或无,柱头盘状,5圆裂。 核果椭圆形,长2~3.7cm,宽1~1.7cm,疏被淡黄色硬伏毛,由淡绿、黄绿至桔红色,果肉薄,味甜,内果皮有纵条纹。种子1枚。 花期4~8月,果期6~1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95页.图312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800~1800m的山坡疏林、灌丛及沟谷林内,常攀援树上。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药性】: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凉。” 功效 调经活血,祛风除湿。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祛风。治蛇伤,五劳七伤。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外伤出血:麦撇花藤,研末撒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