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咸阳城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咸阳城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是秦国商秧变法后的都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15公里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年代为公元前350—前206年。秦咸阳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尤其是最北部呈阶梯状陡起。城内主要遗迹是宫殿遗址。主要遗物是建筑材料和一些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战国时货币。宫殿遗址有秦咸阳宫遗址、六国宫殿遗址和阿房宫遗址等。咸阳宫遗址座落在城北部阶地、咸阳城中轴线附近的一条上原谷道(今称“牛羊沟”)东西两侧,计三组。其中1号遗址在上原谷道西侧,2号在东侧,3号在1号的西南方。1号遗址保存较好,平面呈“L”形,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一层台高6米。台的中央为主体宫室,它由版筑厚墙围护,东西长13.4米,南北宽12米。设5座门(南北各2,东1)。室内中央有直径60厘米的都柱,地表涂朱色。主体宫室的周围设有卧室、浴室、贮藏室厅堂、露台等。有学者将其复原为一组东西对称、由跨越谷道的飞阁连成一体的高台宫观。在3号遗址的残壁上,还发现了一些以秦王出行的车马仪仗之属为题材的宫室壁画。六国宫殿遗址在咸阳宫殿的西端,遗址曾出土过楚国形制的瓦当和燕国形制的瓦当。阿房宫(见“阿房宫遗址”条目)遗址建在秦的上林苑内(即周朝的丰、镐地区),现存遗迹主要是一高大的夯土台。出土的遗物中,最多是建筑材料,有砖(空心砖和铺地砖)、瓦(板瓦、瓦当和筒瓦)、陶排水管、陶弯头、陶圈、大型陶制地漏等。其中砖、瓦最富特色。其它遗物有陶盆、钵、罐、纺轮、甑等生活用具;铜合叶、支座和形器、铺首;铁锄、铁臿、铲状器、铁刀、铁环;玉璧及炭化的丝绸衣服等。咸阳城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建筑史上的秦代空白,并为研究秦代的美术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秦雍城遗址 阿房宫遗址 ☛ 秦咸阳城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坐落在咸阳市东15公里的咸阳塬上,是战国至秦代兴盛一时的都城遗址。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商鞅受命首先在此筑墙建城,以后历代秦王又增建了许多宫殿。到秦始皇时,又在咸阳塬上仿建关东六国宫室。六宫之间有滔滔渭水穿流,复道、甬道又将宫殿相连,从而使咸阳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 ☚ 秦雍城遗址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 秦咸阳城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15公里渭河北岸咸阳原上。咸阳为战国秦国和秦朝国都,达144年之久。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自栎阳迁都于此,由商鞅开始营建冀阙,后历代均有增建,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已成为当时最大的都市。《史记·秦本纪》:“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西安府志》亦云:“秦始皇跨渭作宫,渭水中贯,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公元前204年,项羽纵火焚烧咸阳,全部建筑化为灰烬。1959年对咸阳城遗址进行调查、发掘,1974—1975年发现一组咸阳宫遗址,位于故城北部阶地上,分为东西跨沟对峙两部分,根据遗址复原,系东西对称的高台宫观,由跨越沟谷的飞阁连成一体,其建筑形象极富有艺术魅力。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平面呈L形,一层台高6米。主体宫室建于高台之上,东西长13.4米,南北宽12米,地表土为红色,即丹地。西南方发掘出一处结构复杂的宫殿遗址,有长达32.4米、宽5米的阁道,两侧满饰彩色壁画,为秦王车马出行图,为难得的文物珍品,在中国建筑、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遗址出土文物尚有陶纺轮、陶质排水管道、取暖壁炉、贮存食物窖穴等。 ☚ 咸阳博物馆 顺陵 ☛ 秦咸阳城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qin xianyangcheng yizhi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正阳镇。秦文化遗存。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历代秦王曾多次扩建,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仿六国宫殿建六国宫,又扩建了咸阳宫。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焚毁。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多次勘探、发掘。城址位于今咸阳城区东15公里。其范围大致东起柏家咀,西至毛家沟,北到高干渠,南部因渭水河道北移,已无遗迹可寻,现存面积约20平方公里。城址中部偏北钻探出周长约2747米的夯土墙基,其平面略呈长方形,应为宫城所在。宫城内外探明大小夯土基址20余处,其中8处在宫城内。已发掘3处,均属战国时期遗存,似为咸阳宫的早期建筑。宫殿外区东端柏家嘴、西端毛家沟分别出土燕国和楚国瓦当,可能是六国宫殿遗址。宫殿区外西部有铸铁、冶铜和制陶作坊遗址;南面渭水旁有制陶和制骨作坊遗址。城外西北隅原上为墓葬区,东西绵延约4公里,历年发掘战国中期至秦末中型墓128座。城址内外出土文物以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为最多,另有铁器、铜器、陶器类生活用具、工具、兵器及货币等。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秦咸阳制陶工匠姓名陶文 秦咸阳亭里陶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