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理论
邓小平始终把科学技术现代化看作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也就是落后国家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关键。他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页)他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鲜明地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❶强调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智力。1983年7月,他提出要同发达国家搞技术合作,加快中国的技术改造,并说: “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页)
❷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指出: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
❸强调科技要与经济相结合,实现产业化。邓小平的科技战略理论,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高科技要军民用结合,以民用为主,发展科技要和经济结合,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
邓小平关于发展科技的理论,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为我国20世纪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进入下世纪后有一个大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他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在高技术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以极大地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战略理论。
早在1977年邓小平负责科技与教育工作时就明确指出: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 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8页)“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页)他要求全党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1页)“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0页)“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5页)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办好中小学,他指出: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页)邓小平还强调:“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121页)邓小平这些关于教育的论述,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科学技术、各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订出正确的科技和教育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