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科学哲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kexue zhexue,philosophy of science

是一种以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等问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科学哲学在19世纪初便已提出,19世纪末始于马赫等人有关著作中形成。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中出现了历史主义学派,改变了科学哲学单纯研究科学活动成果的倾向,把科学活动看成是历史过程后,科学哲学才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最初的科学哲学中,科学的发现逻辑和辩护逻辑是混为一体的。进入20世纪后始将二者分开来探讨,科学哲学从而变成主要探讨科学理论辩护逻辑的理论。
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可归结为科学方法论、科学合理性的理论、元科学和基础研究几个方面。在科学方法论上,20~30年代广泛流行的是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当时,一方面有以数理统计检验支持科学理论的经验主义“证实说”,同时,也有波普提出的科学理论价值与其可证伪性成正比,否认科学理论有正面支持的“证伪说”。50年代,C·布克代尔提出科学只应是个别事实概括的反经验主义方法论结构,否定了在科学知识检验上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经验主义方法论。
在科学合理性的理论上,50年代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兴起,科学合理性随时间改变的观点否定了科学合理性决定于经验与逻辑的传统认识。
在元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上,60年代科学哲学的语义学派提出理论不是陈述的集合而是数学结构,取代了30年代以来流行的每个科学理论都能表述为一个公理演算的语法学派,并逐渐发展为结构主义科学观。
科学哲学仍在众多新观点不断提出中继续探索。

☚ 语言哲学   波普 ☛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Kexue zhexue

研究科学概念、原理、理论、方法一般规律的学问, 包括对科学观、自然观,方法论,科学思想,科学发展模式,科学价值,科学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 弘扬科学精神, 发展科学事业。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哲学教育,应当具体的进行,例如,引导他们首先区别开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反对信仰主义,破除迷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立志为科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 科学幻想   科学城 ☛

科学哲学

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哲学理论。现代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科学的标准、本质和结构,科学的发现、发展和科学的方法论等。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形成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成为西方哲学中心研究内容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归纳主义、逻辑经验主义、波普尔主义和历史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多元方法论和科学实在论等新的流派。参见“哲学”中的“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

又称“科学论”。广义是作为对科学的各种理论作哲学考察的总称。有人认为其对象是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实践;有人认为是科学的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有人认为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哲学部门,类似于法哲学、政治哲学等。狭义指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流派和思潮,或指旨在解决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和认识自然科学成果的一种哲学。一般把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看作是古典科学哲学的创始人。物理学革命发展起来的西方逻辑实证主义是现代科学哲学的第一个形态。英国科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证伪”原则,后来又提出了“世界3理论”,成为他的科学哲学理论基础。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越来越趋于综合化、整体化,年轻一代的哲学家打破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框架,产生了美国库恩(Thomas Kuhn,1922—)的科学范式观、英国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美国费耶阿本德(Paul KarlFeyerabend,1924—)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等学说,形成了历史主义学派。7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正在缩小,新历史主义学派正在崛起。关于研究的内容学术界看法各异。有人认为包括1.各门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2.科学理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和分析;3.科学理论和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

对科学作系统哲学探讨的学科。对科学作哲学探讨渊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时代,但直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才获得迅速发展。在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罗素、赖欣巴哈、波普尔、库恩、夏佩尔、萨普等人起了重要作用。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方法技巧、语义构成、一般结果、发现规律、论证程序、发展过程; 科学理论与其他有关理论的关系; 科学理论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科学家的关系等等。我国对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基础。

☚ 科学法学   科学社会学 ☛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

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一个哲学分支。经典的科学哲学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开始出现,在休谟、康德等人那里得到过不同程度的阐述。现代的科学哲学始于19世纪4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孔德倡导的实证主义为标志。此后,科学哲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流派。在当代,科学哲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奥地利出生的英国哲学家波普尔为代表的逻辑主义(具体来说就是“批判理性主义”,或曰“证伪主义”);另一派是以美国科学史学家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
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假说,科学的发展就是旧的理论被证伪而不断被新的理论所代替。经验无法证明一个科学理论(假说)的真,而只能证明它的伪。所以,证实便被证伪所代替。证伪成了检验理论的方法。经验不能起直接的证实作用,只能起间接的筛选作用,即通过经验的证伪,否弃虚假的理论,从中筛选出比较真实的理论。因此,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就是各种假说不断竞争的过程,其图式是:问题→试探性理论→通过检验排除错误(证伪)→新的问题。波普尔不仅用证伪原则来划分科学和伪科学,而且进一步结合科学实践提出了“试错法”,从而破除了对终极真理的迷信,说明科学是一个不断向真理逼近的过程。
库恩1962年发表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科学界和哲学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平稳的逐渐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渐进的量变”和“激进的质变”不断交替的过程。在量变阶段,科学处于常规发展时期;在质变阶段,科学处于革命时期。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在常规时期,科学受特定的“范式”支配,科学的进展是在一定的范式中发生的。在一定时候,科学出现危机,原有的范式发生动摇,从而进入革命时期。科学革命的结果,使新的范式取代了旧的范式,从而使科学进入新的常规发展时期。因此,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常规科学→反常→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竭力反对西方传统科学哲学那种静态地研究科学的“横断面”的逻辑分析态度,主张动态地、历史地研究科学的进化。由此奠定了历史主义学派的基础。
科学哲学研究的问题十分广泛,其中主要的问题有:科学的本质及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理论及科学认识过程的形式、结构、要素,科学发现和科学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科学方法,社会因素对科学认识发展的影响和科学的社会历史价值等等。对此,科学哲学家仍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 科学   科学伦理学 ☛

科学哲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