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又称科学和玄学之争。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著名论战。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做了“人生观”的讲演,认为人生观漫无是非真伪标准,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人生观超于科学之上。”梁启超和他站在一起,声言人生观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对他只能求助于自己,而决不能以他人现成的人生观,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他们被称为玄学派。4月丁文江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一文,反对张君劢的观点,认为科学能够支配一切人生观。吴稚晖在他发表《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一文中提出“人欲横流的人生观”,将人生内容归纳为仅仅是“吃饭、生小孩、招呼朋友”三件事。论战的最后阶段,胡适在为《科学与人生观》一书写的序言中,提出他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认为“人不过是动物的一种,他和别种动物只有程度的差异,并无种类的区别。”他们被称为科学派。陈独秀在其《科学与人生观序》一文中指出,玄学派的主张是唯心的胡想乱说,丁文江乃是沿袭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谬误,以及胡适的心物二元论之观点,都不可能对人生观给予科学的解释。结论是“我们相信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瞿秋白1923年1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一文,指出论战中争论的实质问题,是“在于承认社会现象有因果律与否,承认意志自由与否”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观点:第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要从生产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上去探求社会现象的规律性。第三,人类欲求得自由,发挥意识的作用,就必须树立科学人生观,掌握和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他们二人的观点相信物质变动,人类思想也要随之变动,被称为唯物史观派。这场论战历时一年方告结束。论战在客观上有利于唯物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 保守派和民主派之争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