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的 《别赋》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深深的惜别之情。特别是在交通工具落后,道路崎岖难行的古代,一别何日再见,更是茫然,因此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情的,他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而且还写了大量的送别之作,借以抒发离情和互致勉励与安慰。李白一生壮游天下,对朋友“存交重义”,也写了许多的送别诗,仅在鲁郡尧祠留下的送别诗就有四首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唐时的鲁郡,即兖州,故治在今山东滋阳西二十五里,隶属河南道。据《元和郡县志》 载:“尧祠,在兖州瑕丘县南七里,洙水之右。”诗题宴别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的友人,补阙和侍御是官职名。补阙掌供奉讽谏,侍御行使监察、弹劾等职。这首诗是在他们离开鲁郡时,李白为其饯别而作。

诗一开头,起句不凡,以一问句发端,“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紧扣题中 “秋日”,抒发对秋天的感受,一 “逸”一“悲”与传统文人悲秋截然不同。面对着秋高气爽的秋景,诗人觉得逸乐无比,毫无悲戚之感,由此可见李白的豪情逸致,也为这首送别诗定下了乐观开朗的基调。特别是“我觉”,“谁云”,极富李白艺术个性,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接着诗人具体地写秋兴之“逸”: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顾盼之间,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轻宕笔锋,远处的山峦衔着落日,西边的天际一片火红: 下句漫收近景,万里晴空映照在清澈的水流之中,这秋天傍晚的景色有多美呀!诗人写景具有化静为动的独到之处,一个“将”字写出了落日的动感,而晴空倒映水中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景物描写既烘托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又交待了别宴的具体时间。然后诗人开始正面描写别宴。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白玉壶中盛着鲁地产的酒已在席上摆好,送者与行者也已经陆续到了,他们有的从装饰华丽的马身上卸下马鞍,让马倚着古木小憩: 有的解下衣带,挂在横长的树枝上,大家开怀畅饮,气氛是何等的热烈!听,依傍着洙水的尧祠亭里回旋着动人的歌声,那一支支乐曲奏过,欢快的曲声犹如疾风似地飘荡在尧祠亭的上空。这里诗人不写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却落笔于酒酣之时的助兴之曲,由此见出主宾情趣的高雅和一致,友人们与诗人一样,同是异乎寻常的乐观与旷达!

但乐有尽时,夜幕将垂,白云飘向远处的碧海,大雁隐没在遥遥的青天之中,诗人仿佛刚从这令人陶醉的聚会中清醒过来,想起此次欢宴的主旨,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那白云归处,该不是朋友远行之地,南飞的大雁今晚该在哪儿栖息呢?雁儿走了,明年还将返回。可雁有来时,人归何日?这两句景语直是情语,它隐含着李白与友人临别之际多少相依相恋的深厚情谊!面对于此,豁达的诗人不禁也发出了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的感叹。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朋友们如“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纵然思念,又何处寻觅,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结合李白生平经历看,他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漫游各地,而“寓家鲁中,故时往来于齐鲁间”,前后达十年之久,本诗当作于此时。被唐玄宗“赐金还乡”,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而李白尚能豪放旷达如此,不因失意而做儿女之态,可以想见诗人襟怀之开阔。

就全诗而论,虽然写的是人所常见的秋日送别,但给人的艺术感受却是新奇的。首先它打破了自宋玉以来文人悲秋的传统,在诗人笔下的秋天,没有萧瑟的秋风,也没有纷落的枯叶,更没有凄切的蝉鸣,有的是艳红的夕阳,碧绿的秋水,湛蓝的晴空,从色彩上来说,红绿蓝鲜明而强烈: 从季节环境来说,也切合秋高气爽的时令特征。诗中的山水形象壮丽隽美,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互相衬托,纯洁、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秋波,明净的山色交相辉映,再辅之以白云、大雁、诗人通过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是融溶和洽的。

其次,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送行诗着力于大量的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的描写,而是浓墨重彩地描绘送别时的场景,从季节景物,到时间场面,又撇开觥筹交错的宴饮不写,而着重描写宴饮时的欢歌,在热烈之中见深挚的情愫,只在最后两句才点出离情,在全诗乐观的基调上蒙上一点淡淡的哀愁。惜别而不感伤,既与诗人旷达的情怀相一致,也与本诗对秋景描绘的画面相吻合。诗人把他的主观情感融注到被描写的各种事物之中,使全诗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绪,格调高昂、明快,毫无缠绵哀伤的意味,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


古诗《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赏析解读 - 言情赠友诗 - 可可诗词网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息古树,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这是李白开元二十八年(740)客居东鲁时所作。诗中的杜补阙,有人认为是杜甫,这是错误的,开元年间杜甫还是布衣,未授官,而他后来也只任左拾遗,未任补阙之职、此杜补阙,当另有所指。
 首二句:“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从秋兴起笔,切题中之“秋日”二字,点明送别的季节。秋兴,历代文人所咏唱的大都是感伤之调,宋玉 《九辩》中说: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把秋兴之悲比作送别之愁,李白反其意而用之,说“我觉秋兴逸”,逸,即指气候的高爽,又指情感的舒畅超逸。“我觉”与“谁云”相对比,表现了李白所特有的那种超脱飘逸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紧承逸兴,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色: 远方,夕阳带着几缕余辉,缓缓地隐落在群山之中; 近处,河水荡着绿波,静静地映照着碧空白云。二句一远一近,一上一下,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送别时那高爽而清新的环境。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从秋日的逸兴转写到与友人宴别。宴别,这是常用的送行方式,终身嗜酒的酒仙李白,一到此时也是狂放纵饮,诗兴大发。这不,他们又携带着纯白的鲁酒,来到尧祠亭前,驻马设宴,为友饯行。“歇鞍息古树,解带挂横枝。”他们将马系在古树边,解来腰带挂在树枝上,敝开衣襟,自由歌舞。“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他们在亭中欢歌鼓舞,乐声袅袅,就像神风送来的仙乐一样令人迷醉。上六句皆写酒宴之乐,与首二句之“秋兴逸”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李白纵放的豪情和超逸的气度。虽是宴别,但不写离别之忧,只叙朋宾相聚之乐,为下面抒发伤别之情作了有力的反衬。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遥承“山将落日去”之意,写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云归碧海,雁没青天,万物都在奔寻其归宿。二句由宴乐过渡到惜别,渲染送别的气氛。“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正式写与友人分别。“失”、“空”二字用得真切。言自此一别,相隔万里,音信难觅,犹如已失去了一样,纵有千万种情思,也只能空劳神伤。此情此景,不觉秋兴悲的李白,也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茫然”之感。这种情感与前六句所写的欢娱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与友人相聚之时愈是快乐,分别之时就愈是痛苦,愈是怀念昔日的欢娱与快乐。对此之中,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李白对朋友的留恋惜别之情。
 全诗巧妙地运用了反衬对比、前后照应的手法,以写亭宴之乐为主,惜别伤怀为辅,使全诗格调超逸而不轻狂,表现了诗人独有的洒脱的襟怀和对友人挚热的情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