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秀才、举人、进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秀才、举人、进士

秀才、举人、进士xiucai juren jingshi

唐代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每年都举行,宋神宗熙宁时,仿西周三年大比之意,定为三年一考。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从此至清末成为定制。科举考试的程序一般分为地方考试、省级考试和中央考试三级。
❶地方考试,称“院试”。是由中央派往各省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主持的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是经县试、府试合格的学子(包括在校学生和社会上自学应举者)。院试录取者即成为所在地县学(州学或府学)的生员,初入学的称附学生员,逐步升为增广生、廪膳生,统称为秀才。取得了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
❷乡试。是省级考试,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主要考四书文、五经文、诗赋及策问。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考试。生员长久不能中举,可逐步由附学生升增生、廪膳生,再选贡生,进国子监为太学生。一方面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一方面可以通过“诠选”出官,主要是地方学校教官。
❸中央考试的第一步是在礼部进行的“会试”。逢辰、戍、丑、未年三月举行,所试项目与乡试同。会试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后于四月二十一日举行的“殿试”,贡士全参加。殿试只考策问,答卷的收起以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并且强调书法,字体要求黑、大、圆、光,当时称为“院体”或“馆阁体”。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三等):一甲三人,称“进士及弟”,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立即授官职,状元授以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若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同进士出身”。二、三甲进士需再进行“朝考”,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选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翰林,余者分发各部任主事(部员)或分外地任县官。

☚ 科举考试的方式和方法   学记 ☛
000050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