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福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福陵

俗称东陵。清帝在关外的三座皇陵之一。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城东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 (1629),至顺治八年 (1651)基本建成,康熙二年(1663)增修。是陵建在山坡上,坐北面南,陵周绕以矩形红墙,南面正中为正红门,门外两侧对立石狮、华表、石牌坊及用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刻成的下马石碑,正红门内正中为“神路”即参道,其两侧置驼、马、狮、虎4对石象生。平地尽头起依山势修筑108级砖阶,俗称“一百单八磴”。阶后为台地,正中竖碑楼,内立康熙皇帝亲撰满、汉两种文字书“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其北为方城,城四限建角楼。方城正门称隆恩门,入内为建在须弥座月台上的3楹大殿隆恩殿。内置暖阁,供神牌,为祭祀之所。大殿两侧有配殿,殿西置焚帛楼。殿后立有石柱门、石五供及洞门,其后为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北即月牙形“宝城”,内有用土堆成的圆形“宝顶”,其下即地宫。有清一代常年设官兵把守,置掌关防官、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及武职总管、翼长、防御兵等。康熙初又增设总管及翼领各一人,掌陵寝事务及承应清帝谒陵等祭祀事宜。解放后辟为东陵公园,成为游览胜地。

福陵

福陵

亦称“东陵”。清陵名。关外清室三陵(其余两陵为昭陵、永陵)之一。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在辽宁沈阳市东北二十二里的天柱山上。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康熙二年(1663), 改建修理竣工。崇德元年(1636), 尊称为福陵。天柱山周长二十里。陵四周围以缭墙(红墙),周长五百八十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辟为公园。

福陵

俗称东陵,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城东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康熙二年(1663)增修。是陵依山势修筑108级石阶,阶上为朝增修的牌楼,内立满汉两体文字书“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后为方城、城内正殿为隆恩殿,东西附配殿,正殿后为明楼,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后有宝顶,下为葬者地宫。陵园周围绕以红墙,内有狮、虎、驼、马等石象生及华表、牌坊等建置。清代一直派官兵人役把守皇陵禁地,解放后辟为东陵公园,成为游览胜地。

福陵

福陵

宣懿太后韦氏墓。《唐会要》卷21载:“宣懿太后韦氏福陵,在京兆府万年县界。”韦氏为唐穆宗之妃,武宗生母。武宗即位,追册为皇太后。

☚ 杨贵妃墓   庆陵 ☛
福陵

福陵

宣懿太后韦氏墓。《唐会要》卷21载:“宣懿太后韦氏福陵,在京兆府万年县界。”韦氏为唐穆宗之妃,武宗生母。武宗即位,追册为皇太后。

☚ 杨贵妃墓   庆陵 ☛
福陵

福陵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11公里处,又称东陵,是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始建于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1651年(清顺治八年)基本建成。康熙、乾隆时期又有增建,分别占地19万平方米和19.5万平方米。
福陵正中为大红门,大红门两侧有对称的石狮、华表及石牌坊,刻有满、蒙古、汉、维、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平地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108级砖阶,这就是东陵有名的108磴,取意为把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星踏在脚下,取“太平之意”。砖级之上为碑楼,再北便是城堡式方城,入南面正中隆恩门,即见到隆恩殿。隆恩殿是祭祀时的享殿,殿后为方城明楼,两侧有踏跺马道直通城上,后隔着月牙城是宝城。宝顶在宝城中央,三合土筑,下面是安放棺椁的地宫。
福陵山环水绕,风景秀丽,现为沈阳东部疗养地和游览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赫图阿拉城   昭陵 ☛
福陵

074 福陵

位于沈阳市东郊,俗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前临浑河,背倚天柱山,占地19.48万平方米,气势雄伟庄严。正红门内参道两侧,石兽成对整列。往北地势渐高,登上108磴台阶,前面的方城为陵园的主体,城堡式建筑,四隅有角楼。城中的隆恩殿是祭祀的享殿。方城后紧接月牙宝城,宝顶下是安放棺椁的地宫。东陵一带风景优胜,为沈阳的疗养地。

☚ 沈阳故宫   昭陵 ☛

福陵

309 福陵

见07074条。

☚ 沈阳故宫   昭陵 ☛

福陵

清皇室祖陵。又称东陵。位于盛京城(今沈阳市)东北20里浑河北岸天柱山。为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合葬陵。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病逝,梓宫暂安沈阳城内。天聪三年(1629),开工兴筑。崇德元年(1636),尊称福陵。宝城周59.5丈。前为方城、明楼。楼前为享殿,名为隆恩殿。殿制3楹。左右配殿各5楹,门称隆恩。神道南为碑亭,外为红门。缭墙长61.5丈。顺治八年(1651),建成,封陵山为天柱山。康熙二年(1663)增修。二十七年(1688),建满汉两体文字“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乾隆四十年(1775),高宗弘历敕命改刻汉、满、蒙、回、藏五体文下马碑。陵山雄伟,浑河环于前,辉山峙于后,风景秀丽,为附近诸山之冠。陵周10里内植红桩、白桩、青桩3道,以助防禁。解放后辟为东陵公园,游览胜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