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福建南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福建南音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分2部分(清唱、器乐),亦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等,流行于中国闽南、台湾、香港,以及南洋群岛的华侨旅居地。所用乐器主要有:洞箫、琵琶(横抱弹奏)、二弦、三弦、拍板等。传统包含3部分:指(指套,原有36大套,后增至48大套)、谱(器乐曲,原有13大套,后增至16大套,每套3~10个曲牌)和曲(散曲,亦称“草曲”)。代表曲目:清唱曲《山险峻》、器乐曲《梅花操》等。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由清唱与器乐两部分组成,亦称“南曲”、“南管”或“弦管”等,流行于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一带,在台湾、香港等地也很盛行。南音所用的乐器,主要有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等。南音中之诸多曲名,有曾见之于汉、唐文献记载的《阳关》、《汉宫秋》、《后庭花》等,故南音有 “唐宋遗音” 之称。

☚ 弦索乐   清锣鼓 ☛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

亦称为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五音、郎君唱,发祥于福建泉州,流行于福建龙溪、晋江等地,在厦门、漳州也很盛行。随着东渡的移民及海外华侨的传播,南音也在中国台湾以及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地流行。南音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最丰富和最完整的民间音乐。它集唐宋以来词调歌曲、南戏、杂剧、泉腔、潮腔、昆腔、戈阳腔、青阳腔以及民歌、佛曲之精华,熔于一炉,被誉为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关于南音的源流,诸家各执己见,有的说唐,有的言宋,有的说它形成于元明,有的认为可追溯到汉魏。南音至今尚保留着唐代以前与唐大曲同名的曲牌;南音的琵琶、洞箫、二弦与唐代的琵琶、尺八、奚琴的形制都很相似。南音所演唱的曲目,初步考证有70多个故事,大都来自宋元杂剧、南戏、明代传奇小说、传统戏曲等。南音的音乐分为“指”、“谱”、“曲”三部分:“指”属曲牌连缀的套曲,有48套,每套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谱”是器乐套曲,有13套;“曲”即散曲,有千首以上。南音的演唱形式按使用乐器分为“上四管”与“下四管”。“上四管”中,以洞箫为主者称为“洞管”,以“品箫”(曲笛)为主者称为“品管”;“下四管”主要以唢呐为主,并加小打击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唱形式还增加了对唱、小组坐唱、男女声合唱等多种形式。南音的演唱可分为泉(州)派和厦(门)派两大流派。

☚ 凤阳花鼓   锦歌 ☛
000015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