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祭神祭祖,統稱祭祀。張衡《冢賦》:“祭祀是居,神明是處。” 祭祀1. 祭品。俗语:“小鬼服不住大祭祀。”歇后语:“ 上驴 当祭祀哩——驴也疼死,神也不喜。”2. 专指祭祀仪式上供奉的方形肥猪肉。 祭奠;祭祀jìdiàn jìsì【同】 都是动词;都指用特定的仪式和供品来寄托虔诚之情的庄重活动。 【异】 “祭奠”侧重指对死者表达诚挚的哀悼与追念;对象是死去的亲友。[例]清明时节,人们总忘不了~长眠于地的亲友。“祭祀”除表达对被祭者的崇敬之情外,还含有祈求福祐之意;对象要广泛些,不仅是祖先,而且是一切神灵。[例]古代帝王定期~天地神灵。 祭祀jìsì用祭品祭拜神灵或祖先,表示崇敬并祈求护佑 △ ~祖先。 【同】祭奠 【注意】 “祀”右偏旁是“巳”,不要写成“己”或“已”。 祭祀jìsì〈动〉在一定时节向祖先或神佛敬献祭品,举行致敬的仪式,祈求保佑:祭祀祖先│祭祀谷神。 祭祀jìsì【释义】 ❶旧风俗准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❷进行祭祀的活动。
【色彩】 ❶褒义。
【近义】 ❶奉祀︱祭奠︱扫墓︱拜扫。
【扩词】 ❶祭祀祖宗︱祭祀菩萨。 ❷祭祀活动。
【造句】 ❶在农村,逢年过节往往还有人按旧风俗~祖宗或菩萨。 ❷这~,说是30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这回她却清闲了。 祭祀(同)祭奠 祭祀jì sì❶以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祭礼,表示祈福或追念:我茗烟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儿这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四三·997)今祖茔虽四时~,只是无一定的钱粮。(十三·270) ❷指祭祀的礼品: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前往。(五八·1371) 祭祀jì sì〖名词〗 祭祀的礼制,祭祀之事(3)。《原道》: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给他们制定出葬埋祭祀等制度来增长他们之间的恩爱。《卖柑者言》:奉祭祀,供宾客乎?——来供奉祭祀,款待宾客呢?
祭祀jì sì〖动词〗 祭神祭祖或以仪式追悼死者统称祭祀(2)。《触詟说赵太后》:祭祀必祝之。——祭祀的时候一定要为她祈祷。《泷冈阡表》: 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每年每季祭祀的时候,就一定掉下眼泪。 祭祀祭神祀祖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必祝之。”刘基《卖柑者言》:“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供宾客乎?”(实:充实,盛。笾biān、豆:均为器皿。) 祭祀/各种祭祀/祭祖/祭神/祭天/祭天地/祭地/各时的祭祀/祭祀的方式/设供/合祭/祭奠/扫墓/吊唁 ☚ 成仙 祭祀 ☛
祭祀 祭祀祭(享祭;祀祭;供祭) 祀(修祀;奉祀;飨祀;享祀;酹祀;血祀;赛祀;登祀;孝祀;馨祀) 祠(祠祀;祠祭;奉祠;祷祠) 禋(禋祀;禋祠;蒸禋) 祻 载 觐秩 孝 供(供给;~佛;上~) 庙 昭事 奉尝 蒸尝 尝禘 荐享 边俎 牲馈 鼎鬯 烝礿 烝享 烝尝 敬称祭祀:奉祭 对重大祭祀的美称:明祀 供奉,祭祀:奉祭 奉祀 开始祭祀:肇禋 斋戒祭祀:斋祠 斋祭 陪从祭祀:侍祠 陪祀 归去祭祀:归祭 还祭 天子下旨祭臣下:谕祭 为报功德而祭祀:飨报 为消除邪恶灾异而祭祀:祛禳 旧时船家出航前祭祀以求一路顺风:讨顺风 重新祭祀:重祭 再祭 连续祭祀:醊 普遍祭祀:遍祭 遍祀 诚心祭祀:洁祀 祭祀在于虔诚,而不在于祭品的好坏:潢潦可荐 祭祀隆重:丰祀 滥施祭祀:黩祭 黩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祭祀)
另见:信徒 祭台 摆放 供奉 祭献 祭品 祭器 行礼 虔诚 祈求 神灵 保佑 ☚ 祭祀 各种祭祀 ☛ 祭祀 祭祀满族的祭祀活动神秘庄重,从程序到内容都十分讲究。整个祭祀过程分为:祭祖、祭神、祭神树、祭星4个部分。 在祭祀的前3天,全族人就要着手准备了:要在院子的大门当中悬上一把谷草,这就是表示从挂草把的日子起, 一直到祭祀完毕,不许头戴狗皮帽子和身穿孝服以及身体不洁的女人入门,而且此时也不许周济乞丐。此外还要准备一些祭祀的食品,这里最主要的有:黄米饭和几头猪。祭祀的日子一到,主祭人将暂存于外边的祖宗匣子请到家中,放在西炕南头的桌子上,然后再将屋里常设的祖宗匣子取下来放在下边。 祭祖:一般安排在白天。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一切准备完毕后,主祭人诵读祭文,此时,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杀祭时要将猪毛退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放在供桌的右边,然后再将猪抬到供桌上,猪头向外,脚要向右。 祭神:有白日祭和夜晚祭两种。白日祭一般在祭祖之后。其程序是:将祭祖时所杀的猪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到锅里煮,锅里不放任何调料。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许吃。供品摆设整齐后,先请主祭人在前跪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主祭人率众人行叩首礼。夜晚祭神,一般分为两步。首先要从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请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请出两位摆设在祖匣盖上,每位设净水一盅,黄米一碟,将香碗、祭台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蜡。之后,主祭人束腰铃、扎裙子,带领众人击鼓祈祷。然后在神位前杀猪祭祀。其次,在杀猪祭祀后,主祭人还要率众人进行背灯祭。此时要将门窗遮闭,不准人出入院内,如有外人来也不许进屋。主祭人将灯吹灭,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祭毕,重新点灯,叩首,将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双手举起放到西墙祖宗板上,再将门窗打开,准许人出入。背灯祭所用的肉,要过3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给外人。 祭神树:是在日出时将祖先木像请到祭树前,面向东北。将一张干净的纸挂在树上,然后把祭猪抬到神树前,主祭人跪在祭猪的左方,众人跪在其后。在杀祭之前,先用酒或干净的水往猪耳朵里灌,猪感觉痛痒,就摇头摆耳,众人就认为这是神来享用了,如果猪没有什么反应,那么就是不祥之兆。杀祭之后,将猪分解成七部分,放到锅里煮,猪胆、下颚骨及下水等挂在树上。主祭人将肉供上,叩首之后,众人将肉分食,但要把各部分的骨头送到神树前。 祭索伦杆子,也称祭天, 一般是在祭祖后的第二天举行。祭索伦杆子用的猪,必须是无伤、纯黑的公猪,杀之前先将猪绑起来,放在索伦杆子前面,烧香祷告,然后再杀。猪骨头不能乱扔,要在当天晚上埋在索伦杆子下面,还要将猪脖子里的一块骨头挂在索伦杆子上面,猪胆、猪肠、猪膀胱等物放在索伦杆子上面的斗里,让乌鸦、喜鹊来吃,如果3天之内能被吃掉,便认为是很吉利的。 祭星:是在月落以后进行的。祭星的日期,不论是在某月,都要安排在初三或初五两天进行。等月落之后,先在上屋北炕当中设一个方凳,点燃香蜡。祭星人身穿黄纱袍,手拿血盆、尖刀,在室外西侧,距离祖宗不远的地方,把祭猪杀掉,这时屋内要将灯火熄灭。杀完祭猪后,祭星人咳嗽一声,屋内点灯开门,将猪抬进屋内退毛、分解。然后再将猪抬到原来的地方,叩首祭星,这时屋内再次熄灭灯火。祭毕,将猪抬回屋内,但不能见灶火。据说,熄灯闭光能使人神之间的距离缩短,既可以“对天直语”,又能使神明直接察觉到祭祀人虔诚的心情。 ☚ 居住习惯 禁忌 ☛ 祭祀 祭祀在一定时节备供品向鬼神和祖先致祭,以求保佑国泰民安。历代帝王皆行祭祀之礼,并视此礼为吉礼。《宋史·礼志》: “5礼之序,以吉礼为首,主邦国神祗祭祀之事。凡祀典皆领于太常。岁之大祀30: 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季秋大享明堂,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正月上辛又祀感生帝,四立及土王日祀五方帝,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东西太一,腊日大蜡祭百神,夏至祭皇地祗,孟冬祭神州地祗,四孟、季冬荐享太庙、后庙,春秋二仲及腊日祭太社、太稷,二仲9宫贵神。中祀9: 仲春祭5龙,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亥日享先农,季春巳日享先蚕,立夏后申日祀雨师,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小祀9: 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季夏土王日祀中溜,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秋分享寿星,立冬后亥日祠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孟冬祭司寒。” ☚ 祭品 祭南郊 ☛ ☚ 吏胥神 祭法 ☛ 祭祀 祭祀Jisi祀神、供祖或以仪式追悼死者的通称。有关祭祀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祭祀是为了求得神灵、祖先对自己的保祐,并希冀赐予幸福。祭祀对象包括天地、祖宗、社稷山川、日月及前哲令德上人等所有的神灵。祭礼仪式通常由巫师、祭司、家族长或本人主持,将规定的食物(祭品)敬献给所祭对象。祭品多用猪、牛、羊、鸡、菜蔬、果品等。 ☚ 滕王阁 中国重要的祭祀活动 ☛ 祭祀jì sì旧时指祭神和祀祖。《本草纲目 ·夏冰》:“《周礼》:凌人掌冰,以供祭祀宾客。” 祭祀1.注释: 祭祀是向神献祭之礼。圣经中祭祀耶和华的条例,不可随人意而更改,因为是预表基督的影儿,叫人每年想起罪来。(来10:1—4)基督耶稣降世受死之后,他一次献上自己的身体,使信耶稣的人得以成圣,永远完全。(来10:14)信徒不必再行祭祀的条例了,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来10:18)只要遵行神的话,效法基督就是献灵祭、活祭。 2.圣经记载: 1)以色列民在埃及不能祭祀耶和华,神差摩西去见法老王说:“求你容我们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祭祀耶和华我们的神。”(出5:3)法老不容以色列人去,神用十灾攻击法老。 2)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地以后,在示罗立会幕,是约柜所在地。百姓每年都到那里祭祀耶和华神。“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撒上1:3) 3)信徒效法基督,胜于祭祀。“主说:‘……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6:6)此经文在四福音书中,耶稣引用过多次。(太9:13,12:7) 4)耶稣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并且尽心、尽智、尽力爱他,又爱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可12:29,33) 5)“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耶稣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来10:5—8) 祭祀ji si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or ancestors 祭祀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祀offer sacrifices(to gods or ancestors) 祭祀供物敬事鬼神,以求福祐。楚人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其最重要的对象是祖先(人鬼)。包山2号墓竹简所记祭祀的祖先有楚族的远祖老僮、祝融等以及邵家族的祖先昭王、文坪夜君等。当时祭祀礼仪必须依尊卑、贵贱、长幼、亲疏之序而行,实质上是借神的力量来明确参加祭祀典礼者的身份等级,因而被当作国家大事。《国语·楚语下》:“道其顺辞,以昭示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于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昵,亿其上下,其申固以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凡重要祭祀,必备酒食、音乐、舞蹈以娱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生动反映了楚人的祭祀场面,酒食、音乐、舞蹈皆备,十分隆重。参加祭祀者必须斋戒沐浴,穿戴礼服,洁其器物,恭敬从事。宗庙祭祀,必须亲自备办祭祀礼品,否则,会被认为神鬼不享。《国语·楚语下》:“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 祭祀对祭神祭祖的统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