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部司郎中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祠部郎中之名,始自唐初武德年间(《通典·职官》5《礼部尚书 ·祠部郎中》)。宋沿置。
职掌❶北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官阶;元丰改制,其阶易为寄禄官朝奉大夫。 ❷元丰新制,祠部郎中为职事官,归本司任一司之长,实领祠部公事,提领度牒所(《宋会要·职官》13之16、《宋史·职官志》3《祠部郎中、员外郎》)。
官品❶宋初,依《唐官品》,为从五品上(《六典》卷4、参《宋会要·舆服》4之11)。 ❷元丰新制后,从六品(《宋会要·职官》8之3,《庆元条法》卷4《官品令》)。
简称与别名祠部郎。祠部郎中、员外郎通称。《宋会要·职官》13之32:“空名度牒系绢纸打背,礼部长贰、祠部郎官系衔、押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