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祠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曹邺?—?

字业之,一作邺之。桂林(今广西桂林市)人。唐代诗人,与晚唐诗人曹唐并称“二曹”。大中四年进士,始为天平节度府幕僚。咸通二年至六年任太常博士,后以祠部郎中出任洋州刺史。又入朝为吏部郎中,后免官归里。原有诗集三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曹祠部集》二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零八首,编为二卷。
索引:曹邺,业之、邺之,祠部。

祠部

祠部

官署名。属礼部。北宋前期,设判部事一人。元丰改制后,设郎中、员外郎主管祠部,掌天下祀典、释道、祠庙、医药之政令。建炎三年(1129)兼领膳部。

☚ 礼部   主客 ☛

祠部

官署名。东晋始设。唐代为尚书省二十四司之一,属礼部。掌祠祀、享祭、天文、国忌、朝讳、卜筮,医药等。

祠部

祠部

官署内设机构名。明代置。掌祭祠等事,属礼部。《明史·职官志》: “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2人,侍郎2人。分4属部: 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每部设郎中、员外郎各1人,主事各3人。十三年,升部秩,设尚书、侍郎各1人,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1人。寻复增置侍郎1人。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

☚ 春官府   祠祭署 ☛

祠部cí bù

官名。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管礼制。东晋设祠部尚书,掌管祭祀。南朝宋祠部尚书主管祠部曹;北齐祠部尚书掌管医药赠礼;北周改为礼部。隋、唐在礼部设祠部曹,掌管祭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及僧尼簿籍。明清改为祠祭司,掌管祭祀等事。参看《晋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一》、《通典·职官五》、《明史·职官志一》。

祠部

官署名。❶东晋及南朝置为主祠祀礼仪的机构,隶尚书省。以尚书为长官,不常置,多以尚书右仆射兼领;下设祠部、仪曹二郎曹。北齐置,则兼掌少数民族、疆域、屯田、土木之政,领祠部、屯田、起部、主客、虞曹五郎曹。隋改为礼部。

❷魏、晋、南北朝时诸郎曹之一,隶祠部尚书或尚书右仆射。东晋及南朝为祠部下之一曹。掌祠祀、礼仪之事,北齐兼掌医药、死丧赠赐。隋时为礼部四司之一,设侍郎及员外郎为正副长官,炀帝改名为郎和承务郎。唐设郎中、员外郎,掌祠祀、医药、佛道、天文之政。高宗及玄宗时曾一度改名为司,但不久又复旧名。五代沿置。

祠部

官署名。三国魏尚书省有祠部曹。东晋始称祠部。掌祭祀等事。长官为祀部尚书,或以尚书右仆射兼。南朝始恒设祠部尚书。有下属机构,二至六曹不等。隋时始为礼部下属机构,名祠部司,掌祭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 卜筮、医药、僧尼等方面政令。长官为祠部郎中,历代沿袭,南宋时曾兼领膳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