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神经系统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神经系统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神经系统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神经系统放射性同位素检查主要包括脑显象 (脑扫描和脑γ照相)、脑脊液显象(脑池、脑室显象及脊髓蛛网膜下腔显象)以及脑血流测定等内容。近十年来随着显象仪器的改进和提高,短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尤其是应用带有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γ照相机进行脑血液动力学研究后,使脑显象的诊断正确性进一步提高。因而脑显象不仅能较准确地确定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存在,而且也有可能了解脑部病变时的局部脑血流改变或代谢变化。正电子断层扫描(简称PET) 以及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为进行脑的功能、结构、代谢的联合研究提供了条件。
同位素脑显象 正常情况下,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影响血液与脑组织间的物质自由交换,血液中示踪放射性药物难于到达脑组织,脑实质放射性药物浓度很低,在脑显象时呈现低放射性水平的空白区。当脑部罹患疾病时,例如脑瘤、脑梗塞、脑脓肿等,使病变处血脑屏障功能损伤或破坏,病变部位的脑组织由于血管成分或结构改变使其通透性增加、细胞外间隙的扩大、反应性脑水肿、细胞饮液、载体运转以及细胞代谢等因素的影响,使病变部位的放射性药物浓度增高,导致病变区在脑显象时出现局限性放射性浓集现象。目前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有99mTc高锝酸钠、99mTc-葡庚糖酸盐(99mTc-gluceptate Sodiu-m)、113mIn-DTPA、169Yb-DTPA、68Ga-DTPA、133Xe等,而以往常用的131I-人血清白蛋白和203Hg-新醇(203Hg-Neohydrin)已趋淘汰。脑显象的仪器目前多采用γ-照相机,其晶体大,能一次成象,使检查时间大为缩短,适合应用短半衰期同位素,如配备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装置则能进行定量脑血流动态检查,实现形态和功能的联合观察。另一类为扫描机,其碘化钠晶体较γ-照相机小,不能一次成象,检查需时较长,但其探头上配有聚焦型准直器,适于检查半球深部病变。各种颅内疾患时脑显象的图形呈放射性浓集区,但其形态各有一定特点,脑瘤的放射性浓集区多呈圆形、卵圆形,有时为不规则形,视恶性程度不同而异;恶性胶质瘤图形多不规则,常跨越中线浸润到对侧,有时瘤中心发生坏死、出血或囊性变,病变区可见到类似“轮圈状”图形,亦称“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 转移性脑瘤以多发居多,但亦可表现单个病灶,常在顶枕区出现; 脑梗塞病变区呈楔形,浓集区常按受累血管的行径分布,不跨越中线,且其脑显象的阳性率与病程长短有关,起病后4~6周阳性率达70~90%,随后就降低,借此可与脑瘤鉴别。静脉快速注射99mTc后应用γ照相机进行每隔1~2秒快速摄影,称为同位素脑血管造影术。有利于了解脑血运情况,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脑脓肿时图形变化不一,视病程而定,有时可见轮圈征,表示脓腔已形成;颅脑外伤急性期脑显象缺乏特异性,但慢性硬膜下血肿,多数可于前后位图上见患侧颅穹窿部呈一月牙形放射性浓集,称为新月形征(CrescentSign);但亦可见其它形态。颅骨病变如颅骨血管瘤、慢性炎症、畸形性骨炎、颅内转移癌及颅骨挫伤等均可导致脑显象图形的局限性改变,应结合临床及病史特点,慎与颅内占位病变相鉴别。脑显象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阳性率一般为80~90%,其阳性率与病变的病理性质、大小、部位以及显象技术与所用示踪放射性药物有关。脑膜瘤及血管丰富或恶性程度高的脑瘤阳性率在90%以上,而星形细胞瘤Ⅰ~Ⅱ级,阳性率较低,甚至个别阴性; 直径小于2cm且位于半球深部者难于检出; 幕上肿瘤阳性率高于幕下肿瘤。垂体瘤位于颅底中线,呈低度生长,阳性率仅50%左右。
脑显象与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特殊检查,例如放射学造影、头颅超声波、脑电图等,有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作用,脑显象的阳性率在脑瘤的诊断方面虽稍逊于脑血管造影及气脑、脑室造影,且在定性方面亦不如它们精确,但放射学造影有一定痛苦和潜在危险性,碘过敏者不能检查,而脑显象则较安全,无痛苦,且能提供病变形态、大小及部位,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筛及术后随访病情演变是较理想的检查方法。70年代以来,在配备有CT扫描的医院,脑显象的工作量明显减少,显然前者在反映病变解剖细节方面优于后者,但脑显象,尤其放射性同位素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了解脑的血流和代谢改变方面仍有重要价值,故脑显象和CT扫描均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同位素脑脊液显象 示踪放射性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后,随同脑脊液循环,在不同时间内对脊髓腔、脑池、脑室用γ照相机或扫描机进行显象,分别称为脊髓蛛网膜下腔显象,脑池显象和脑室显象。此检查主要用于脑脊液动力学的观察和研究。例如脑脊液运行受阻可由许多病症引起,但它本身又可引起许多症状,而脑池和脑室显象分别有助于诊断交通性脑积水和阻塞性脑积水;有助于分流手术的术前预测及术后疗效的观察; 亦有助于脑脊液鼻漏或耳漏的诊断和定位; 此外还有助于蛛网膜囊肿、脑室占位病变的诊断。脊髓蛛网膜下腔显象对脊髓压迫症确定有无椎管阻塞及病变的定位有助。常用的示踪放射性药物有131I-人血清白蛋白,125I-人血清白蛋白、99mTc-人血清白蛋白、113mIn(169Yb)-DTPA,显象仪器则以γ照相机为首选,因一次成象易于进行多时相多位置的检查。本法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文献中有极个别病例在进行脑池显象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的报道,近认为系蛋白制剂中的细菌内毒素所致,去除内毒素后即无反应发生,故在进行上述检查时宜慎重掌握指征,并注意放射性药物的质量。
同位素脑血流测定 脑的功能与它的血供和代谢有密切联系。正常人脑的重量仅占其体重的2%,而血供却占心输出量之15%,氧耗占全身需氧量之20%。如果脑的血供和氧的供应突然产生明显改变,常可引起脑功能的严重障碍乃至危及生命。因而测定脑血流,尤其局部脑血流的测定有助于脑血管意外(卒中)的诊断和处理、颅脑外伤的处理及预后估计、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治疗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手术选择及疗效考核;此外,脑血流测定对研究影响脑循环的药物的药理作用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近年来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提高以及积极地研究无创伤性测定脑血流的技术,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既简单、无创伤,又能正确反映人脑局部血流的检查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脑血流按示踪剂分为弥散和非弥散两种。85Kr、133Xe、131I-安替比林属于前者;99mTc、131I-马尿酸作弹丸剂(bolus)属于后者。给药方式分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法、静脉法或吸入法。所采用的仪器装置有多探头功能测定装置和带有电子计算机等附属设备的γ照相机。测定的结果分为局部脑血流及平均脑血流测定等。近年还报告用回旋加速器生产的15O、11C以及18F-去氧葡萄糖以及PET对脑功能、脑结构及脑代谢进行联合研究,并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 神经肌肉活组织检查   头痛 ☛
000116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