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神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神水 神水亦题《洛西古墓》。东晋志怪小说。葛洪撰。原载《抱朴子·内篇》卷九。《太平广记》卷三一五录载。吴曾祺《旧小说》、李格非等《文言小说》、滕云《汉魏六朝小说选译》皆录入。这是一篇破除迷信的作品。描述:洛西有一古代大墓,已塌陷,浸满了水。原来墓中多石灰,石灰水主治疮,一病疮者因烦热就用这水洗浴,疮碰巧痊愈了。于是,各种病者闻之都来洗浴。转而有人饮之以治腹内之疾。此时,便有人于墓上立庙专此卖水,来买水者常祭庙,庙中酒肉不绝,而买者越来越多。此水尽,卖水者便常夜窃他处之水灌入墓中,一下子发了大财。作品揭露和谴责了利用宗教迷信行骗的丑恶行径,更说明了迷信思想对人民群众的毒害之深。本来,石灰水可以治疮,这有科学根据,但时人不懂,转而以为神,取之去治百病。而有人又故意捣鬼,盖庙卖水,行骗取利,人们便遭到了愚弄,作品揭到了要害处,含有警诫意味。小说文笔简练,叙事具体生动。在叙述完行骗取利的故事之后,尾言“或言无神,官中禁止,遂填塞之,乃绝”,不仅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也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为强烈。 ☚ 苏仙公 洛西古墓 ☛ 神水 神水道教内丹术语。一指心之液,《内丹还元诀》:“心属南方,血余气流入上腭右边流者,名曰神水。”另指唾液,《钟离祖师八段锦导引法》:“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喷。” ☚ 姹女 真一 ☛ 神水 神水导引养生用语。即唾液。俗称口水。 《易筋经·十二段锦图诀》:“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如此三度毕,神水几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传统导引养生功法,颇重视这种通过舌在口中搅动,鼓漱两腮,从而产生唾液,慢慢咽下的功法。 ☚ 玉液 津液 ☛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神水2 神水2 shénshuǐ 神異之水。相傳農曆五月五日降雨,砍伐之竹中即有之,可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一·神水》引《金門記》云:“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爲藥。”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内丹身神 > 神水 神水 shénshuǐ 口中唾液的别稱。道家謂爲煉内丹之要。《至游子下·百問》:“心有血焉,謂之赤鳳之髓,其流入於腦,謂之海;其流入於華池,謂之神水。”又《虚白問》:“黄帝曰,還丹百數,其要在乎神水華池。”又“故曰:華池神水,玉汞金鉛,乾坤運用,日月烹煎……持之勿怠,化形爲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一· 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爲神水,腎氣流入舌下爲靈液。”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口 > 唾 > 神水 神水 shénshuǐ “金醴”之别稱。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神水1 神水1 shénshuǐ 指立春日收貯之水,相傳釀酒不壞。唐·韓鄂《歲華紀麗》卷一:“雁序南迴,斗衡東指,貯神水以効祥。”舊注:“立春日貯水,謂之神水,釀酒不壞。” 唾液【同义】总目录 神水玉唾唾液 神水 神水唾液的别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口津液》:“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 ☚ 玉唾 耳屎 ☛ 唾液 唾液唾(唾沫;唾涎;唾津;口唾) 沫(口沫) 涎(涎水;涎沫;涎吐;涎唾;涎滴;粘涎;清涎;邪涎;口涎) 津(津液;津沫;津唾;云津;芳津) 泽(口泽) 涶 口液口水 神水 玄泉 滋液 灵液 金醴 另见:口腔 分泌 湿润 ☚ 唾、涕、泪、血 鼻涕 ☛ 神水❶在眼珠之内者,系指今之房水。“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在目之内”(《证治准绳·杂病》)。与神膏、瞳神有“水养膏,膏护瞳神”(《审视瑶函》) 的关系。 神水❶眼球内之白色或无色内容物,如房水。 神水3shén shuǐ《本草纲目》水部第5卷节气水(2)。古药名。立春、清明之节气水,谓之神水。 神水shén shuǐ❶唾液的别名。《医说·食治通说》:“食物甚饱,耗气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耗灵源;或饮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 神水shénshuǐ《证治准绳·杂病》: “神水者, 由三焦而发源, 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在目之内, 虽不可见, 然使触物损破, 则见黑膏之外有似稠痰者是也; 在目之外, 则目上润泽之水是也。” 其义有二: 神水shén shuǐ❶aqueous humo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