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瑭
【生卒】:1474—1543 【介绍】: 明哲学家。 字粹夫,号柏斋。怀庆武陟(今河南武陟)人。 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同知、提学副使、太常少卿及工、户、礼三部侍郎。 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谥文定。 认为儒学的礼乐刑政及修齐治平,为当务之急,反对空谈心性,指责王守仁的心学忽视儒家修齐治平之道,结果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不合古之道。提出学政统一的观点。 批评有悖于儒家正学的道学,认为道学有名无实对社会没有用处。在哲学上与前人认为一气包含阴阳的观点不同,认为阴阳是并存的二物,二者“不可混”,各自属性截然不同。 “阳动阴静,阳明阴晦;阳有知,阴无知;阴有形,阳无形;阳无体,以阴为体;阴无用,待阳而动”。(《阴阳管见》)且天地水火不能相生,“天不能生地,火不能生水”。 阴阳亦如此,都是不可混同各自独立的实体。还主张形神并存,阴阳合则物生,离则死。“神与形合则物生,所谓‘精气为物’也;神去形离则物死,所谓‘游魂为变’也”(王廷相《答何柏斋造化论》)。还认为在人世之外存在著有知觉的鬼神支配著人间祸福。 王廷相曾与之辩论,批评其观点。著有《阴阳管见》、《儒学管见》、《柏斋集》。 (陈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