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祝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祝融Zhùróng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世本》 注云: “古天子祝融氏之后。” 祝融zhù róng传说中的火神;借指夏天或火等。《吕氏春秋·孟夏》:“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张聿《赋得首夏犹清和》: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韩愈《苦寒》:炎帝持祝融,呵嘘不相炎。王毂《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祝融傳説中的古帝。羅泌《路史·前紀》:“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爲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爲謂。”一説爲帝嚳時的火官,後尊爲火神。《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祝融警而蹕御兮,清氣氛而后行。”揚雄《河東賦》:“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 祝融 祝融帝喾时的火官,后人尊为火神。《史记·楚世家》: “重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礼记·月令》: “(孟夏之月)其神祝融。” ☚ 锺馗 阳侯 ☛ 祝融 祝融《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吕氏春秋·孟夏》:“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后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后汉·高诱注:“祝融,颛顼之孙,老童之子吴回也。一名黎,为高辛氏火正,号为祝融,死为火神也。”后以此典指火神或南方之神; 也借指炎夏等。晋·陆云《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见命作》:“祝融御节,火正缉熙。凯风徘徊,万物欣时。”晋·江逌《咏秋诗》:“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 ☚ 驻浮云 铸鼎荆山 ☛ 祝融zhù róng传说中的火神。王毂《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祝融 祝融辞赋神话人物。《楚辞·远游》:“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或曰南海之神。洪兴祖补注:“太公《金匮》曰:‘南海之神曰祝融。’”刘向《九叹》:“历祝融于朱冥。”洪兴祖补注:“《庄子》曰:‘南冥者,天池也。’传曰:‘南海之神曰祝融。’”张衡《思玄赋》:“前祝融使举麾兮。”或曰火正、火神、南方赤帝之神。王褒《九怀》:“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王逸注:“俾南方神开轨辙也。炎神前驱,关梁发也。”王逸《九思》:“就祝融兮稽疑。”王逸注:“祝融,赤帝之神。”司马相如《大人赋》:“祝融惊而跸御兮。”张守节《正义》曰:“祝融,南方炎帝之佐也。兽身人面,乘两龙,应火正也。”《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火神也。” ☚ 神孈 浇 ☛ 祝融相传为高辛氏的火官,死后为火神。《左传·昭公二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 《吕氏春秋· 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曰:“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祝融(1次)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火神之名。~戒而跸御兮《远》 祝融zhù róng传说中的火神和南方之神。因其光耀四方,故名祝融。《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远游》:“祝融戒而还衡兮。” 祝融顓頊氏之子,曰黎,火官。《禮記·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鄭玄注:“祝融,顓頊氏之子,曰黎,爲火官。” 陸德明《經典釋文》:“顓頊,上音專,下音勗。” 祝融 祝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 床公 天矢阴 ☛ 火神【同义】总目录 祝融火神 祝融 祝融传说为高辛氏火正,死后为火神。《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左传·昭公二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吕氏春秋·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死为火官之神。”汉王褒《九怀》:“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让火神祝融为先锋,命令昭明打开天门。明汤显祖《游罗浮山赋》:“庐岳天子之障,衡山祝融之标,枢轴虽连于西极,经络未穷于南纪。” ☚ 贮以冰壶 祝融峰 ☛ 祝融zhù róng〖名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天灾 天害 天患 天咎 天眚 天菑 荒天 干灾 年灾 灾戾 灾沴 水火 ☚ 灾害 水灾 ☛ 火 火火(~光;~龙;~蛇;~墙;~网;灯~;山~;电~;炉~;炭~;失~;灭~) 丙(丙丁;付~) 烜 炣 煚 烷 炎上 祝融(祝融氏) 另见:燃烧 熄灭 烟气 烟雾 灯 明亮 ☚ 火 各种火 ☛ 祝融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后被称为“火神”和“灶神”。《山海经·海外南经》称:“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此祝融之形貌。《淮南子·时则训》谓:“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此祝融之职司。祝融作为火神,在民间的影响始终不大。参见“火神”。 ☚ 庞涓 温元帅 ☛ 祝融zhù róng火神名。后世以代火灾。《丹台玉案·卷二》:“丙丁当权,祝融用事,炎威酷烈。” 祝融 祝融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一个著名部落领袖。出于颛顼族。其始祖重黎曾任“火正”,负责观察“大火”星出没情况,以掌握农时,是为祝融。祝融时开始有市集。或说祝融出于炎帝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称为祝融。祝融部曾活动于河南中部,以后分化出已、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其中一部分南下,到了苗蛮集团活动地区,故后世楚人奉祝融为始祖。 ☚ 少昊 尧 ☛ 祝融Zhu Rong (God of fire)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部落、人名、神名。颛顼、老童后裔重黎、吴回、陆终皆有“祝融”之号。“祝融”是古传说中关于掌管火种的部落,后世多以火正祝融为楚族远祖之名。吴回、陆终以来的祝融集团,则属部落称号。此外,《庄子·胠箧篇》在伏戏氏、神农氏之前记有祝融氏,《白虎通义》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五帝”之前的“三皇”,祝融由远古氏族名转为古帝;《管子·五行篇》说黄帝以祝融为“六相”之一的司徒,此祝融亦属人名;《山海经·海内经》则谓炎帝有曾孙祝融;《路史·后纪八》谓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礼记·月令》所谓“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皆属此类。 祝融传中高辛氏的火正,颛顼的后人。楚之远祖。死后为火神。 祝融官名。即火正。因祝融是第一个被尊奉为火正的人,故火正亦称为祝融。后来祝融还被尊奉为火神。参见“火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