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组织结构的运行和完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组织结构的运行和完善

社会组织结构的运行和完善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只是实施决策、计划的必要保证。为了使社会组织系统能够正常地运行,还必须有各项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因为无论是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中心的问题都在于解决任务分工和权力分配。为了使任务分工和权力分配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严格而科学的责任制。列宁曾经指出: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理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责任制”。现在,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这是邓小平对于当前在管理制度上,应当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一语时说的。
所谓责任制,包括工作责任制和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工作责任制就是指组织工作人员在一定职位上,可以行使的必要权力和必须担负的应有责任,概括地说即有职、有权、有责。一个组织在确定工作任务、职责范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之后,就要从上到下逐级分解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规定每一个领导人和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完成的任务、应有的权限、应负的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考核奖惩制是对责任标准的审定和对审定结果的裁决。规定了职、权、责以后,就要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对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表现的德、能、勤、绩进行认真考核。考核的内容要切合实际,不要繁琐,要在经常性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定期考核和考评。考核要实事求是,重在实绩,不凭印象; 要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评议和组织考核结合起来。责任制是考核的基础,考核又是奖惩的依据。经过严格考核,就要根据每个人成绩大小和表现好坏,赏功罚过,举优黜劣。对成绩显著者,可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以此作为今后提级提干的重要依据。对不能胜任者,要帮助其限期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或者调换工作。对严重失职、渎职者,应给予纪律处分。只有认真做到奖惩兑现,实行责任制才落到了实处。所以工作责任制、考核奖惩制是互相关联的整体。
责任制的类型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领导责任制。领导是责任制的第一承担者。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必须对全面完成组织的任务负责,包括对是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担负政治责任,对是否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法规担负法律责任,对是否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担负工作责任等等。当然,一个组织的领导人要切实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科学地作出决策、选好用好干部、做好思想工作、搞好组织管理这些直接关系到全局的重要工作上,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考核、监督。领导责任制的形式由于不同的领导体制和不同的工作性质而分成两类: 首长负责制和委员分工负责制。
首长负责制。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首长负责制。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种企事业单位也要逐步推行首长负责制。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首长负责制的特点在于: 就组织权限内的各种事务进行决策时,首长同其他领导成员的权力不平等,拥有最后决定权; 首长对组织权限内所作出的各项重大决定必须负个人责任。实行首长负责制,首长责任加重,权限加大,对于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改变多头领导和无人负责局面,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首长一般应掌握 “议事宜广其谋,任事宜专其职” 的原则,对于法令、规章、条例、准则的制定和就战略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宜经过充分讨论,真正集中各方面的正确意见,避免匆忙决策产生错误; 对于从事执行、指挥和就日常事务、战术性问题作出决定,宜行动迅速,责任明确,讲求时效。
委员分工负责制。按照党章和宪法的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都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委员分工负责制。不少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也实行这种负责制。它的特点是: 党委书记、委员长和其他委员的权力相同,决定问题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对于集体作出的决定,每个成员都负有共同责任,但不承担个人责任。这种集体领导必须同委员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每个成员分管的工作,也要实行个人负责制。否则责任不到个人,集体责任就会落空。
(2) 部门责任制。几乎所有大的组织都设置了各种职能部门。建立部门责任制不仅有利于行使部门职能,发挥部门作用,而且也是形成上下连锁,层次分明的工作责任制体系所必需的。因为部门责任制是上层的领导责任制和下层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之间的中介。部门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该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那 “五定”: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定权力、定考核。任务必须明确具体,人员必须服从任务的需要,责任必须分明落实,权限要与责任相称,考核的标准和办法也要定得切实可行。
(3) 岗位责任制。由于专业分工不同,任何组织内部都有各种各样的岗位,因而也就有各种各样的岗位责任制。这里讲的是社会管理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社会管理系统内部的管理工作大多是调查研究、计划部署、检查指导、总结督促一类的 “软任务”,情况繁杂,头绪纷繁,伸缩性大,虽有分工,但相互协作较多,有的还分工不分摊。针对这些特点,社会管理系统内部应当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岗位责任制形式,如: “按职定责定权综合考评责任制”、“任务包干计分考核责任制”、“联系经济效益 (或社会效益) 定责考评奖惩责任制”、“技术承包责任制” 等等。

☚ 社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社会管理功能的结构保证 ☛
000011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