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交换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theory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和P.布劳。其形成过程深受功利主义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以市场上的商品交易关系为类比原型,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社会互动过程。基本观点: (1)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在任何交换关系中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即以最小限度的付出换取最大限度的收益; (2)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或社会互动过程,实质上都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其中,任何一方作为互动主体都要为互动过程和互动对象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时间、精力、物质的及精神的支出等,同时又要从互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如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等; (3)社会交换过程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形态的精神交换,如感情、信息、服务、尊重、社会赞许等;(4)社会交换过程还遵从学习餍足原则或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即一个已经获得大量社会赞许的人,不像一个缺乏社会赞许的人那么重视社会赞许;(5)人的行为有多种选择,每个人都会对此进行合理的计算,以选择那些能谋取最大利润的行为,但由于不同的人的需要和价值观不同,从而能够实现社会整体水平上的收支平衡,即公平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主张依据参与者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收益和付出代价的情况来解释人际交往和关系的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George C. Homans,1910—1989)提出。基本假设是: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寻求收益大于付出的社会关系,而避免付出大于收益的社会交往。 ☚ 符号互动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