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初流行于苏联的一种创作方法。1932年10月26日由斯大林先提出,他说:“如果艺术家真实地表现我们的生活,那么他在生活中就不能不看到、不能不表现使生活走向社会主义的东西。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艺术。这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正式把它写进作家协会的章程,并阐明了它的特点和意义:“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1933年11月,周扬曾在《现代》第4卷第1期上撰文,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作了阐述和评价。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主张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从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创作原则在我国文艺界占有权威性的地位。 ☚ 批判现实主义 狂飙突进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2年至1934年苏联文艺界在广泛讨论基础上确定的文学艺术创作方法之一。后来得到其他国家许多作家的赞同和拥护,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现象。 ☚ 阿波罗诗社 牛津派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由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之一。早在19世纪,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希望有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来反映新的时代。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首先注重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面来对待真实。注重描写的客观真实性是一切现实主义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却是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面来对待描写的客观真实性。其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文艺家必须以完全自觉的态度来肯定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就是从肯定革命的角度来反映现实。这就要求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要表现理想,即把革命浪漫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注重按社会主义利益要求艺术的倾向性,要求文艺家自觉地担负起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 ☚ 百花齐放 形象性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hehui zhuyi xianshi zhuyi这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进步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要求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 批判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方法之一。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作家协会章程正式提出并规定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被公认为奠基作。1954年苏联第二次作家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作了根本性修改,删去了用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和改造劳动人民这一内容。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一种创作方法。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所下的定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以现实的革命发展史真实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持续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 唯美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初在俄国形成,后来在苏联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的文学艺术创作方法。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力量出现在政治舞台,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俄国无产阶级文学也迅速成长。特别是1905年革命后,列宁提出了文学的党性原则,更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月革命后许多作家创作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学作品。20年代末,一些无产阶级作家就积极地从理论上探索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高尔基探讨如何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用更鲜明的色彩来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并用更崇高更适当的语调来表达它。作家们经过多年研讨,在1932年筹备成立全苏作家协会的筹备委员会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问题。1934年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正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进作家协会的章程:“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 苏联文学中的人道主义 安徒生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由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是时代生活的需要,也是文艺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对新的文艺和新的创作方法,在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早在19世纪,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希望有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来反映新的时代。随着无产阶级文艺创作的发展,一种不同于19世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应运而生,1906年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标志着这一创作方法在实践上的重大进展。1928年前后,苏联文艺界对如何确定苏联文艺新的性质展开讨论,为新的创作方法的提出做了理论准备。1932年苏联《文艺报》上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法,同年,斯大林在和苏联作家的座谈中肯定了这一提法。193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正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首先注重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面来对待真实。注重描写的客观真实性是一切现实主义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却是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面来对待描写的客观真实性。其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文艺家必须以完全自觉的态度来肯定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就是从肯定革命的角度来反映现实。这就要求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要表现理想,即把革命浪漫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注重按社会主义利益要求艺术的倾向性,要求文艺家自觉地担负起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 ☚ 作者见解的隐蔽性 社会美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