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我国的民族资本,主要是指中小资本,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在旧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买办资本的压迫和损害,因而它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本存有矛盾;但是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作用,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过渡时期,一方面,它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与民族资本这种两重性相适应,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分析,把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区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深刻分析了中国民族资本的两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指出,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参阅《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9、673页)。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仍然具有两重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又拥护《共同纲领》,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两方面的作用,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根据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是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进行的,在改造企业的同时,逐步地改造资本家,使他们的绝大多数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并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达到既消灭剥削阶级,又团结、教育、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目的,保护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 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 列宁对资本家实行“赎买”的政策的设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